拼音:lóng xíng hǔ bù
成语解释: | 行走的姿态像龙那样威武;像老虎那样矫健。多形容人的举止行动威仪庄重;如龙虎不凡。旧时指帝王的仪态。 |
---|---|
成语出处: | 《宋书 武帝纪》:“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褒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褒义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行,不能读作“hánɡ”。 |
成语辨形: | 步的下部不能写作“少”。 |
近义词: | 器宇不凡 »、气宇轩昂 » |
反义词: | 卑躬屈膝 »、低三下四 » |
成语例子: | 黄君总率六师,龙行虎步,苟军人受谣成惑,当明谕晓导,以解群疑。(章炳麟《驳黄兴主张南都电》) |
词语分开解释
虎步 : ①矫健威武的脚步:迈着~,噔噔噔地走上台来。 ②〈书〉形容举止威武,也指称雄于一方:~关中。
龙行虎步是什么意思

形容仪态威武轩昂
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行子,福德吾所不及。——《宋史·太祖记》
国语辞典比喻帝王庄重威严的仪态。《宋书.卷一.武帝本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唐.释皎然《诗式.品藻》:「其华艳如百叶芙蓉,菡萏照水。其体裁如龙行虎步,逸情高脱。」也作「虎步龙行」。
龙行虎步的网络解释
龙行虎步是个成语,形容仪态威武轩昂,气度不凡。常以形容帝王之相。语出《宋书·武帝纪上》:“ 刘裕 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蚤为其所。” 明 凌濛初 《虬髯翁》第一出:“遇着俺 张兄 虬髯翁,他龙行虎步,是个王者之相。”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龙行虎步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穷搜博采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地棘天荆
先公后私
杜弊清源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