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陈公美四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洵
2025-07-24

答陈公美四首

宋代  苏洵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答陈公美四首作者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答陈公美四首翻译及注释

《答陈公美四首》是苏洵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公孙昔(公孙兴,苏洵的朋友)的命运遭遇,他曾被放逐到海滨牧羊,后来勉强回到家乡听政,晚年又去秦地游历。诗人通过描述公孙昔的经历,表达了对君子境遇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公孙昔的经历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君子境遇的看法。首先,诗中提到公孙昔曾被放逐到海滨牧羊,这暗示了政治斗争和命运的无常。放逐牧羊的形象象征着公孙昔在边缘地带过着辛苦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权力。

其次,诗人描述了公孙昔勉强回到家乡听政,但他的年岁已经垂老,又选择了西游秦地。这表明公孙昔虽然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他的壮年已经过去,只能在晚年继续奔波劳碌,感叹自己未能实现更大的成就。

最后两句"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则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君子不应隐遁,而应积极地参与社会,追求公正和道德。诗人以孔子和孟子为例,将他们视为旅人,强调了君子应当以行动来改善社会和人类的命运。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公孙昔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君子境遇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在命运的摆布下,君子应当坚守初心,积极追求理想,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社会和人类的命运。

答陈公美四首拼音读音参考

dá chén gōng měi sì shǒu
答陈公美四首

gōng sūn xī fàng zhú, mù yáng cāng hǎi bīn.
公孙昔放逐,牧羊沧海滨。
miǎn qiǎng tīng xiāng lǐ, chuí lǎo xī yóu qín.
勉强听乡里,垂老西游秦。
zì gù wèi wèi zhuàng, tú wèi jiǔ xīn qín.
自顾未为壮,徒为久辛勤。
jūn zǐ qǐ bì yǐn, kǒng mèng jiē lǚ rén.
君子岂必隐,孔孟皆旅人。


相关内容11:

水龙吟 黄蓉与陆乘风

水调歌头

驾出北郭门行

次韵和缙叔游仲容西园二首

纪事二十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舟中遥望巫山
    直抵瞿塘秀,巫山十二峰。灵祠春梦晓,古峡雨痕浓。石气围孤艇,江声走毒龙。阳台云自好,林壑暮......
  • 太尉王公以九锡命大将军让公将还京邑祖饯赠
    天子念功。大典光备。肃肃王命。宰臣莅事。穆矣渊让。遗功遂志。思我远猷。徽音孰嗣。...
  • 除妇服诗
    时迈不停。日月电流。神爽登遐。忽已一周。礼制有叙。告除灵丘。临祠感痛。中心若抽。...
  • 百一诗 十
    十室称忠信。观过必党里。...
  • 四禽图
    叚鹆色不如鹦鹉,强向筵前学人语。网罗西下陇山空,毛羽虽佳不如汝。铁衣金觜双雕楹,世间无处无......
  • 乐府诗
    昼作不辍手。猛烛继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