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ng jīng bó yǒu
成语解释: |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自相惊扰 |
成语例子: | 请不要相惊伯有了 |
词语分开解释
伯有 : 1.春秋时郑大夫良霄的字。他主持国政时,和贵族驷带发生争执,被杀于羊肆。传说他死后变为厉鬼作祟,郑人互相惊扰,以为"伯有至矣!"见《左传.襄公三十年》﹑《昭公七年》。后用以代称受屈或含冤而死的人。
相惊伯有是什么意思
1.《左传.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杜预注:"襄三十年,郑人杀伯有,言其鬼至。"后因以"相惊伯有"形容自相惊扰。 国语辞典
春秋时郑大夫伯有为郑人所杀,死后变为厉鬼,郑人常受其鬼魂惊扰而竞相走避。见《左传.昭公七年》。后比喻因惊疑而自扰。近自相惊扰
相惊伯有的网络解释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郑国大夫良霄字伯有,他为人奢侈又刚愎自用,嗜酒如命,与大臣子皙矛盾很深,被子皙的侄子子驷杀死,变成一个厉鬼。人们听说伯有来了吓得撒腿就跑。子产立了公孙泄和伯有的儿子良止后,厉鬼就立刻安息了。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相惊伯有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尔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靡靡之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涤地无类
拖男带女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