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成语解释: |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
---|---|
成语出处: | 《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
感情色彩: | 褒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指猛将镇守要塞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老熊当道 » |
成语例子: | 老熊当道踞津门,一旅师如万骑屯。(清 钱谦益《元日杂题长句八首》之五) |
词语分开解释
当道 : ①在道路中间: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②执政当权:奸佞当道,忠良蒙冤。 ③执掌政权的人:恣情不讳,触怒诸当道。
老罴当道是什么意思
1.《北史.王罴传》载:王罴除华州刺史﹐"尝修州城未毕﹐梯在城外。神武遣韩轨﹑司马子如从河东宵济袭罴﹐罴不觉。比晓﹐轨众已乘梯入城。罴尚卧未起﹐闻合外汹汹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按﹐宋王安石《辄次公辟韵书公戏语申之以助发一笑》诗:"老罴岂得长高卧﹐雏凤仍闻已间生。"即用此典。后亦喻猛将坐镇要冲。亦作"老熊当道"。 国语辞典
北朝周将王罴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将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却被敌人趁机偷袭。隔天清晨王罴被屋外的吵杂声惊醒,便袒身赤脚,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而吓退了敌人。典出《北史.卷六二.王罴传》。后因用以比喻勇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
老罴当道的网络解释

老罴当道,比喻猛将镇守要塞。也可以比喻重要的人在重要的岗位上。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老罴当道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老着脸皮
纷纷拥拥
黄齑白饭
闲杂人等
同然一辞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