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ǐ yì dài láo
成语解释: | 逸:安闲;劳:疲劳。用安闲之己待疲劳之敌。指自己养精蓄锐;等敌人疲劳后;待机痛击疲劳之敌。 |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
成语结构: | 偏正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逸,不能读作“tuì”。 |
成语辨形: | 待,不能写作“侍”。 |
近义词: | 养精蓄锐 » |
反义词: | 疲于奔命 » |
成语例子: | 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
成语谜语: | 最佳的养生之道 |
以逸待劳是什么意思

指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时再出击
国语辞典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方疲倦、实力削弱时,再予以痛击。《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烽火幸通,势及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利者也。」《三国演义.第五○回》:「若是我用兵时,就这个去处,也埋伏一彪军马,以逸待劳。」也作「以佚待劳」。
以逸待劳的网络解释
以逸待劳,汉语成语。
拼音:yǐ yì dài láo
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原作“以佚待劳”。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以逸待劳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被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干净利落
并蒂芙蓉
於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剑树刀山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