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古意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新
2025-07-19

古意

宋代  李新  

虎头自食肉,何在识一丁。
五言织巧诗,便叹当长城。
读书发早白,不读鬓晚青。
穷边物萧条,鸟雀下空庭。
虽亡好事者,勿废草玄经。

古意翻译及注释

《古意》

虎头自食肉,何在识一丁。
五言织巧诗,便叹当长城。
读书发早白,不读鬓晚青。
穷边物萧条,鸟雀下空庭。
虽亡好事者,勿废草玄经。

中文译文:
虎头自己吃肉,哪里懂得一丁点。
写五言织巧的诗,便叹息当年的长城。
读书早早发白发,不读书晚晚青春不减。
贫穷的边境物萧条,鸟雀消失在空庭院。
即使好事的人已逝去,也不要废弃玄奥的经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作品。诗中通过反思人生和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文化和传统的珍视和思考。

诗的开头写道:“虎头自食肉,何在识一丁。”这句话暗喻人们只顾自私自利,追求短暂的享乐,却无法认识到更深层次的事物。这句话揭示了人们对于重要事物的无知和漠视。

接着诗人写道:“五言织巧诗,便叹当长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五言绝句这种诗歌形式的赞赏,同时也暗指长城的伟大和辛勤工作的价值。诗人认为写五言绝句的诗歌就像是长城一样,具有坚实和工巧的特点。

随后,诗人写到自己读书的经历:“读书发早白,不读鬓晚青。”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的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人认为读书能够使人早熟,智慧超越年龄,而不读书则会使人衰老和无知。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贫穷的边境景象:“穷边物萧条,鸟雀下空庭。”这句话描绘了边境地区的贫困和荒凉,以及自然环境的恶化。鸟雀离开了空旷的庭院,暗示了人们离开了文化和知识的追求,导致了社会的萧条和空虚。

最后,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珍惜传统和文化的重要性:“虽亡好事者,勿废草玄经。”尽管一些好事者已经离世,但诗人呼吁人们不要废弃草木之中蕴含的玄奥智慧。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于个人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强调了知识、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性。诗人对于人们追求短暂享乐而忽视更深层次事物的现象表示忧虑,同时呼吁人们应当重视读书、珍惜传统文化和不忘初心。

古意拼音读音参考

gǔ yì
古意

hǔ tóu zì shí ròu, hé zài shí yī dīng.
虎头自食肉,何在识一丁。
wǔ yán zhī qiǎo shī, biàn tàn dāng cháng chéng.
五言织巧诗,便叹当长城。
dú shū fā zǎo bái, bù dú bìn wǎn qīng.
读书发早白,不读鬓晚青。
qióng biān wù xiāo tiáo, niǎo què xià kōng tíng.
穷边物萧条,鸟雀下空庭。
suī wáng hào shì zhě, wù fèi cǎo xuán jīng.
虽亡好事者,勿废草玄经。


相关内容11:

泛湖晚归

参寥示简元规诗用其韵寄之

司马温公挽词五首

民表圆同庵

田间辞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司马温公挽词五首
    尽瘁忧民瘼,孤忠简圣心。忘身甘首疾,报国竞分阴。天夺杨公速,人思召伯深。秋风咽笳鼓,行路泣......
  • 蝶恋花
    尺素重重封锦字。未尽幽闺,别後心中事。佩玉采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环玉长圆丝万系。竹上......
  •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南国旧书生,今谁老更荣。朱轓频补郡,白首到名卿。牧守惟司命,官曹任老成。道孚姑已矣,何患不......
  • 都梁八首
    犬吠葱青里,人家竹径深。短篱循石磵,老屋枕烟岑。牛瘠知春事,鸠啼认晏阴。丰年易为客,杯酒慰......
  • 安福院二首
    溪流婉转树蒙龙,复阁虚廊小径通。下马解鞍一长啸,便疑身已出尘中。...
  • 沁园春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敧压,梯上无媒。但有江山,更无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