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道士步虚词 九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庾信
2025-09-06

道士步虚词 九

南北朝  庾信  

步虚词  

地境阶基远。
天窗影迹深。
碧玉成双树。
空青为一林。
鹄巢堪炼石。
蜂房得煮金。
汉武多骄慢。
淮南不小心。
蓬莱入海底。
何处可追寻。

道士步虚词 九作者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道士步虚词 九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南北朝时期庾信创作的《道士步虚词 九》。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地境阶基远。
天窗影迹深。
碧玉成双树。
空青为一林。
鹄巢堪炼石。
蜂房得煮金。
汉武多骄慢。
淮南不小心。
蓬莱入海底。
何处可追寻。

诗意: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了一种追寻仙境和宁静的意境。诗中描绘了一片遥远的地域,天窗中的影子显得深沉。碧玉树成双,空青蔓延成一片,给人一种山林的感觉。诗中提到鹄巢可以炼制石头,蜂房可以煮出黄金,暗示了仙境中的神奇事物。之后,诗人提到了汉武帝的骄傲和淮南王的不慎,暗示了尘世间的繁华和浮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蓬莱仙境的向往,但又表示不知道在哪里追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遥远的地域和神奇的事物,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氛围。碧玉成双树和空青为一林的描写给人以幽静、宁谧的感觉,与后面提到的尘世中的骄傲和不慎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鹄巢炼石和蜂房煮金的意象,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超凡仙境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尘世间的虚荣和浮躁。

诗中的最后两句"蓬莱入海底,何处可追寻",表达了诗人对蓬莱仙境的向往和追寻,但却不知道具体在哪里寻找。这种追寻的意象给人以一种渴望和无奈的感觉,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理想境界和超脱尘世的思考。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创造了一种幻想的仙境氛围,表达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虚荣的反思。同时,最后两句也引发了人们对理想和追求的思考。

道士步虚词 九拼音读音参考

dào shì bù xū cí jiǔ
道士步虚词 九

dì jìng jiē jī yuǎn.
地境阶基远。
tiān chuāng yǐng jī shēn.
天窗影迹深。
bì yù chéng shuāng shù.
碧玉成双树。
kōng qīng wèi yī lín.
空青为一林。
gǔ cháo kān liàn shí.
鹄巢堪炼石。
fēng fáng dé zhǔ jīn.
蜂房得煮金。
hàn wǔ duō jiāo màn.
汉武多骄慢。
huái nán bù xiǎo xīn.
淮南不小心。
péng lái rù hǎi dǐ.
蓬莱入海底。
hé chǔ kě zhuī xún.
何处可追寻。


相关内容11:

送郑公绩赴试金陵

四言诗十一首 其二

鹧鸪天

周祀圜丘歌 皇夏

伏龙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三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明灯曜闰中。清风凄已寒。白露涂前庭。应门重......
  • 近代吴歌 前溪
    黄茑结蒙茏。生在洛溪边。花落逐流去。何见逐流还。...
  •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
  • 遣兴
    衡门秋到总堪悲,荷折蒲荒不整齐。但喜风前无立豹,亦知砌下有蹲鸱。吾徒老矣成何事,生理茫然更......
  • 采莲曲
    拗落圆房响钏金,昔人细数子藏深。不嫌到手多尖刺,只怕伤人有苦心。...
  • 山中
    剖竹相通涧下泉,更邀山色在樽前。一钩明月轩窗上,欹枕藤床独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