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ě rén zòu pù
成语解释: | 比喻微薄的贡献。 |
---|---|
成语出处: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杨朱》:“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微薄的贡献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野人献曝 »、野人献日 » |
成语例子: | 清 章炳麟《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野人奏曝,自古而有之。” |
词语分开解释
野人 : 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2.泛指村野之人;农夫。 3.庶人;平民。 4.士人自谦之称。 5.借指隐逸者。 6.粗野之人。指缺乏教养,没有礼貌,蛮不讲理的人。 7.旧指未开化的民族。 8.指传说的猩猩之类。
野人奏曝是什么意思
《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后因以"野人奏曝"喻指微薄的贡献。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野人奏曝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鱼米之地
祸福无常
犯而勿校
百花争妍
银花火树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