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辛宪若五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徐元杰
2025-07-24

挽辛宪若五首

宋代  徐元杰  

着义门墙旧,交游手足如。
方勤来妣赙,忍写慰公书。
继世多先烈,诸郎总令誉。
观音山路黯,飞些重欷嘘。

挽辛宪若五首作者简介

徐元杰(1196-1246),字仁伯,号梅野,上饶县八都黄塘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早从朱熹门人陈文蔚 学,后师事真德秀。理宗绍定五年(1232)进士,调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嘉熙二年(1238),召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淳祐元年(1241),知南剑州。丁母忧去官,服除,授侍左郎官,迁将作监。三年,丞相史嵩之服父丧未满,有诏起复,元杰适轮对,力沮成命,迁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权中书舍人。五年,中毒暴卒(《全宋词》小传),传为嵩之下毒。官至工部侍郎,谥忠愍。有文集二十五卷,景定三年(1262)由其子直谅刊于兴化,已佚。清四车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楳埜集》十二卷。事见本集卷首赵汝腾序、卷末徐直谅跋,《宋史》卷四二四有传。元杰自幼颖悟,读书过目不忘,为文落笔辄得奇语。师学朱熹。南宋绍定五年进士,累官至大堂寺少卿,兼给事中国子祭酒,擢中书舍人。为官"远声色,节情欲","直声闻于朝"。杜范入相,徐元杰上书言事,慷慨陈词,力主排外患,修内政,保境安民。当时朝政汹汹,奸佞用事。淳右六年四月杜范死,六月徐元杰指爪忽裂,暴疾而亡。三学诸生,伏阙请愿,指系奸人毒害,御旨交大理寺审理,事竟不白。著有《梅野集》十二卷,传于世。

挽辛宪若五首翻译及注释

《挽辛宪若五首》是宋代徐元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着义门墙旧,
交游手足如。
方勤来妣赙,
忍写慰公书。
继世多先烈,
诸郎总令誉。
观音山路黯,
飞些重欷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辛宪若的挽歌之情。辛宪若是作者的朋友或亲人,他们曾一同生活在义门墙下,交情深厚。现在辛宪若已经离世,作者感到悲痛和伤感,想要向他表达内心的思念和慰问。诗中提到了辛宪若的先烈们,他们以英勇的事迹继承了前辈的传统,也使得辛宪若在众人中受到尊崇。最后两句描写了作者的内心哀伤和悲叹,观音山路显得黯淡无光,作者感到无法排解心中的悲痛。

赏析:
《挽辛宪若五首》是徐元杰以悼念朋友或亲人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的诗词。诗中通过描写旧时的交情和家族的传承,突出了逝者在生前所取得的成就和荣誉。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逝者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逝者离世所带来的内心痛苦的描写。观音山路黯的描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阴郁和忧伤。

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凝重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描写交情、家族荣誉和内心痛苦,诗词传达出生离死别的情感和人生的无常。同时,通过观音山路黯的描写,也给读者留下了一种寂寥和哀伤的印象。这首诗词展示了徐元杰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对生死离别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感人力量和审美价值。

挽辛宪若五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xīn xiàn ruò wǔ shǒu
挽辛宪若五首

zhe yì mén qiáng jiù, jiāo yóu shǒu zú rú.
着义门墙旧,交游手足如。
fāng qín lái bǐ fù, rěn xiě wèi gōng shū.
方勤来妣赙,忍写慰公书。
jì shì duō xiān liè, zhū láng zǒng lìng yù.
继世多先烈,诸郎总令誉。
guān yīn shān lù àn, fēi xiē zhòng xī xū.
观音山路黯,飞些重欷嘘。


相关内容11:

赠尚子

春晚呈范石湖

与姪柳瀛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书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閒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 书林十景诗
    路盘屈曲蛇行惊,岭危崒嵂龟纹真。俯窥毛悚超宇宙,仰扪手得探星辰。斜阳堕块硃砂魄,暮霞几缕胭......
  • 笔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虽细握非轻。军书羽檄教谁录,帝命王言待我成。势健岂饶肥水阵,锋聒还学历......
  • 元苏二公祠
    两公千载士,出处不须齐。好事赵明府,合祠元瀼溪。清芬兰馥馥,往事草萋萋。新额人瞻仰,知君手......
  • 送刘约中之金陵
    君到石城边,应看石城树。树杪百尺台,是侬行乐处。...
  • 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土植皆为药,山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