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晓出黄山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高翥
2025-09-11

晓出黄山寺

宋代  高翥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晓出黄山寺作者简介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晓出黄山寺翻译及注释

《晓出黄山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高翥。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从黄山寺出发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光和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悠闲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晓上篮舆出宝坊,
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
已觉锺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
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
有伴行春不要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清晨出发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音乐声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平静心境的向往。

诗的开头,篮舆从黄山寺出发,黄山寺可能是一座山间的寺庙,篮舆是一种古代的交通工具,这里象征着从宁静的寺庙离开,踏上旅程。

接着,诗人走过野塘山路,路旁的景色尽春光,意味着春天的美好景色无处不在,给人以愉悦和欣喜的感觉。

然后,诗人试着穿过松树的影子,登上平坦的土地,感受到了从上方传来的钟声。这里的松影和钟声象征着宁静和庄严,给人以一种超然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溪流的草色和高低的碧绿,以及菜花和杨柳的淡黄色。这些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和丰盈,展现出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多样性。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劝勉,他用“杖藜”来表示行走的姿态,意味着不要匆匆忙忙地前行,应该悠闲和从容地欣赏春天的美景。他还提醒人们,行走的时候最好有伴,这样可以共享春天的美好,不要过于忙碌和急躁。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的美景,通过自然景色和声音的描写,传达了对宁静、美好生活和悠闲的追求。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要懂得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享受生活的乐趣。

晓出黄山寺拼音读音参考

xiǎo chū huáng shān sì
晓出黄山寺

xiǎo shàng lán yú chū bǎo fāng, yě táng shān lù jǐn chūn guāng.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shì chuān sōng yǐng dēng píng lù, yǐ jué zhōng shēng zài shàng fāng.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
cǎo sè xī liú gāo xià bì, cài huā yáng liǔ qiǎn shēn huáng.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zhàng lí qiè mò cōng cōng qù, yǒu bàn xíng chūn bú yào máng.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相关内容11:

朝中措

效孟郊体

送别

鸱夷子皮赞

春日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小园
    小园无事日徘徊,频报家人送酒来。惜树不磨修月斧,爱花须筑避风台。引些渠水添他满,移个柴门傍......
  • 句
    因寻买珠客,误入射猿家。...
  • 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
    寒潮冲废垒,火云烧赤冈。四月到金陵,十日行大航。平生游宦地,踪迹都遗忘。道遇一园叟,问我来......
  • 社日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怨诗 其一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 城外土馒头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