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诗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乾隆
2025-09-06

杂诗

清代  乾隆  

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无鱼非水德,无徒势云孤。
鱼岂离于水,潜渊转江湖,人岂离于世,适将他有图。
知一贵知二,通变乃达常,不逆复不亿,抑亦先觉良。
吹芋三百人,隐笑齐宣王。

杂诗翻译及注释

《杂诗》是清代乾隆皇帝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水至清无鱼,
人至察无徒,
无鱼非水德,
无徒势云孤。

水清澈到了极致,却没有鱼;
人明察到了极致,却没有徒弟;
没有鱼就不是水的美德,
没有徒弟就像孤独的云彩。

鱼岂离于水,
潜渊转江湖,
人岂离于世,
适将他有图。

鱼岂会离开水,
潜藏于深渊,转游于江湖;
人岂能远离世俗,
适当地拥有自己的目标。

知一贵知二,
通变乃达常,
不逆复不亿,
抑亦先觉良。

懂得一件事很重要,懂得两件事更加珍贵,
通达变化才能达到常态;
不违背也不奢求,这样才是先觉者的美德。

吹芋三百人,
隐笑齐宣王。

吹笛的人有三百人,
暗中嘲笑齐宣王。

这首诗词通过对水中无鱼、人中无徒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于人们追求真知和真德的思考。水清无鱼,说明纯净的水才能孕育出鱼类,而人如果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才能获得真正的徒弟。没有徒弟的人就像云彩一样孤独,不能真正传承人间的智慧和真理。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鱼、人的类比,揭示了人们应当坚持自己的目标,并且适时地与世俗相处。懂得一件事很重要,但懂得两件事更加珍贵,而通达变化才能达到常态。诗人强调了不违背、不奢求的态度,这样才能成为先觉者,具备良好的觉悟和认知。

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吹笛的人嘲笑齐宣王。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那些自以为是、嘲笑他人的人的批判,暗示了一种对于真知和真德的嘲讽。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知和真德的思考,强调了追求真理和明智的重要性,以及善待他人与世俗的态度。

杂诗拼音读音参考

zá shī
杂诗

shuǐ zhì qīng wú yú, rén zhì chá wú tú,
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
wú yú fēi shuǐ dé, wú tú shì yún gū.
无鱼非水德,无徒势云孤。
yú qǐ lí yú shuǐ, qián yuān zhuǎn jiāng hú,
鱼岂离于水,潜渊转江湖,
rén qǐ lí yú shì, shì jiāng tā yǒu tú.
人岂离于世,适将他有图。
zhī yī guì zhī èr, tōng biàn nǎi dá cháng,
知一贵知二,通变乃达常,
bù nì fù bù yì, yì yì xiān jué liáng.
不逆复不亿,抑亦先觉良。
chuī yù sān bǎi rén, yǐn xiào qí xuān wáng.
吹芋三百人,隐笑齐宣王。


相关内容11:

留侯庙

浣溪沙

玉如意所唱小曲

秦宫谣

赠欧阳建诗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纪事二十四首
    眼中既已无男子,独有青睐到小生。如此深恩安可负,当筵我几欲卿卿。...
  • 梅花
    腊尾春头放几枝,风霜雨露总无私。美人遗世应如此,明月前身未可知。照影别开清净相,传神难得性......
  • 又答陈公美三首
    仲尼鲁司寇,官职亦忆优。从祭肉不及,戴冕奔诸侯。当时不之知,为肉诚可羞。君子意有在,众人但......
  • 自惜身薄祜行
    出身秦川。爰居伊洛。...
  • 讽谏歌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
  • 盘溪之游前一日知几术太博行矣同令君梅下
    君去我来吟赏地,盘溪环绕翠微中。溪人似祠惊人语,不许从容一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