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游峨眉十一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冯时行
2025-09-05

游峨眉十一首

宋代  冯时行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
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
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
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游峨眉十一首作者简介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游峨眉十一首翻译及注释

《游峨眉十一首》是宋代冯时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
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
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
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游峨眉的景色,同时以景抒怀,表达了作者对峨眉山的景色和历史文化的赞美,以及对社会境况和人心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峨眉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山储秀丽、树木灵动的美景。峨眉山以其壮美的山峰、奇特的地貌和丰富的植被而闻名,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这美景的称赞。

接着,诗中提到"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这两句表达了峨眉山作为道教胜地的特点。"华夷供静瞩"意指来自中原和边疆的朝贡使节们都前来峨眉山,以祭拜山神。"参井入危经"则指修行者进入危险的地下洞穴进行修炼,参悟道教经典。

接下来的两句"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表达了峨眉山作为修行圣地的独特之处。在幽深的山谷中,修行者追求真理,经历了独特的修行过程。神光渺冥意味着修行境界超越了尘世的界限。

最后两句"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则是对社会境况和人心的思考。作者认为正当的事情不需要多言,只需要通过景色和修行的启示,可以唤醒迷失的人们。这里融入了一种对修行境界的探索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峨眉山的景色和道教修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期望。它展示了作者对峨眉山独特魅力的感受,并融入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哲思,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游峨眉十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yóu é méi shí yī shǒu
游峨眉十一首

qǐ dàn shān chǔ xiù, nián duō shù yì líng.
岂但山储秀,年多树亦灵。
huá yí gōng jìng zhǔ, cān jǐng rù wēi jīng.
华夷供静瞩,参井入危经。
yōu tǎo zhēn shū jué, shén guāng què miǎo míng.
幽讨真殊绝,神光却渺冥。
zhèng dāng cún bù yì, liáo shǐ sú mí xǐng.
正当存不议,聊使俗迷醒。


相关内容11:

和沈秀才

贺新郎

答林康民见和梅花诗

八阵图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晚上危亭侧耳听,新蝉噪罢乱蛙鸣。老来只是便幽静,颇厌人间强聒声。...
  • 丁角暮春
    绿叶成阴春已归,茅檐相对两斜晖。残花且插春事急,别酒欲酌歌声微。黄鸟忽匆隔林语,杨花款款沾......
  • 句
    云移鸟灭没,风霁蝶飞翻。...
  • 病中杂兴
    长袖深藏批敕手,短筇斜倚作诗肩。有时极目愧辽汉,兴在孤鸿落照边。...
  • 病中杂兴
    病损腰围减未休,二毛垂领飒先秋。梦中那复化为蝶,林下不妨问斗牛。...
  • 送袁朝奉芳秩满趋朝
    壮年鼓箧上神京,叹息惊人未一鸣。白发尚堪谈世事,青衫原不坠诗名。簿书堆案三年梦,风月张帆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