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诗意和翻译_南北朝诗人薛道衡
2025-07-19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

南北朝  薛道衡  

旌门临古堞。
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
清景散余光。
笳声喧陇水。
鼓曲噪渔阳。
沉郁兴神思。
眺听发天章。
嵩岱终难学。
丘陵徒自强。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作者简介

薛道衡(540~609) 隋代诗人。字玄卿。汉族,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人。历仕北齐、北周。隋朝建立后,任内史侍郎,加开府仪同三司。炀帝时,出为番州刺史,改任司隶大夫。他和卢思道齐名,在隋代诗人中艺术成就最高。有集30卷已佚。今存《薛司隶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录存其诗20余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录存其文 8篇。事迹见《隋书》、《北史》本传。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翻译及注释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是南北朝时期薛道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旌门临古堞。
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
清景散余光。
笳声喧陇水。
鼓曲噪渔阳。
沉郁兴神思。
眺听发天章。
嵩岱终难学。
丘陵徒自强。

诗意:
这首诗词以南北朝时期的壮丽景色为背景,通过描述夜晚听军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景色和军事荣耀的赞美之情。诗中展示了大自然的冷峻和壮丽,以及军队的英勇和豪情,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思考。

赏析:
诗词以旌门临古堞、徼道度深隍作为开篇,描绘了高耸的城墙和险峻的道路,为后续的景色描写做了铺垫。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冷凉的月亮和寒冷的山脉,营造出秋夜的寒冷氛围。遥远的天空澄明,景色清晰,但逐渐散去的余光预示着夜晚的临近。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笳声喧闹、鼓曲嘈杂的军乐,描绘了军队的繁忙和战斗的氛围。这一描写将读者的注意力从静谧的自然景色转移到了战争与军队的存在,突出了军事的壮丽和嘹亮的战斗乐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郁和追求,他眺望远方,倾听着军乐的发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荣耀与壮丽。嵩岱(指嵩山和泰山)是中国的两座名山,象征着高峻和崇高,而丘陵则代表着平凡。诗人以嵩岱终难学、丘陵徒自强来表达他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对自身平凡境遇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军事荣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景色和内心追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和士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yuè yè tīng jūn yuè yìng zhào shī
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

jīng mén lín gǔ dié.
旌门临古堞。
jiǎo dào dù shēn huáng.
徼道度深隍。
yuè lěng yí qiū yè.
月冷疑秋夜。
shān hán luò xià shuāng.
山寒落夏霜。
yáo kōng chéng mù sè.
遥空澄暮色。
qīng jǐng sàn yú guāng.
清景散余光。
jiā shēng xuān lǒng shuǐ.
笳声喧陇水。
gǔ qū zào yú yáng.
鼓曲噪渔阳。
chén yù xìng shén sī.
沉郁兴神思。
tiào tīng fā tiān zhāng.
眺听发天章。
sōng dài zhōng nán xué.
嵩岱终难学。
qiū líng tú zì qiáng.
丘陵徒自强。


相关内容11:

长相思

翠楼怨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钜鹿魏野江东僧用晦

如此江山

题淮南寺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吊曹觐
    款军樵门日再晡,空弮犹自把戈鈇。身垂虎口方安坐,命若鸿毛竟败呼。柱下杲卿曾断骨,袴中杵臼得......
  • 八砺三首
    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泪如江水流成海,恨似山峰插入天。慷慨歌声闻屋外,婆娑剑影落......
  • 感春十三首
    漫漫东风来,吹此庭前樱。累累缀葩萼,华采日鲜明。朝阳助辉烁,好鸟亦和鸣。起行不自得,节物伤......
  • 长安听百舌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 句
    青灯夜深雨,破帽晓来风。...
  • 秋山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已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旌旗埋地中,梯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