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洞仙歌诗意和翻译_清代诗人朱彝尊
2025-07-19

洞仙歌

清代  朱彝尊  

洞仙歌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
惯见修蛾远山学。
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
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
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洞仙歌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洞仙歌翻译及注释

《洞仙歌·书床镜槛》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
在书案、床榻、镜子和窗棂之间,记载着斜斜的木柱。

惯见修蛾远山学。
常常看到蛾子修行,远山也在学习。

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倩影美丽的女子接过简纸,素女打开图案,才情凝结,一道细线的心灵契合先觉知。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
新来的人偷窥着宋玉(指古代文人),不需要登上墙头,就近在蛛丝画屏的角落。

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
看到了就会突然惊慌而回,脚上的鞋子发出频繁的声响,清楚地看见了翠绿的帷幕低垂。

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迅速地揭开手中的帷幕,流苏近前观看,又在哪个地方隐藏着,如同蛛丝一般难以捉摸。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境界虚幻的情景,通过书案、床榻、镜子、窗棂、简纸、图案、细线、蛛丝等元素,构建了一个神秘的场景。诗词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者、文人雅士的追求和向往,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表达表现出了他对于美丽女子的向往和憧憬。整首诗词意境幽深,语言华丽,给人以遐想和联想的空间,展现了清代诗人独特的艺术审美。

洞仙歌拼音读音参考

dòng xiān gē
洞仙歌

shū chuáng jìng kǎn, jì xiāng lián xié jué.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
guàn jiàn xiū é yuǎn shān xué.
惯见修蛾远山学。
qiàn qīng yāo shòu jiǎn, sù nǚ kāi tú, cái níng pàn, yī xiàn líng xī xiān jué.
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
xīn lái kuī sòng yù, bù yòng dēng qiáng, jìn zài zhū sī huà píng jiǎo.
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
jiàn le zhà jīng huí, diǎn jī shēng pín, fēn míng dǔ cuì wéi dī zhuó.
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
xuán shǒu jiē, liú sū jìn qián kàn, yòu hé chǔ mí cáng, zhě bān nán zhuō.
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相关内容11:

咏怀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华阳吟三十首

念奴娇 胭脂井

咏怀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梁三朝雅乐歌 需雅 三
    九州上腴非一族。玄芝碧树寿华木。终朝采之不盈掬。用拂腥膻和九榖。既甘且饫致遐福。...
  •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2]当年拚却醉颜红。[3]舞低杨柳楼心月,[4]歌尽桃花扇底风。[5]从别后,忆相逢......
  • 近代西曲歌 杨叛儿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郎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
  • 诗
    夜条风淅淅。晚叶露凄凄。...
  • 梁雅乐歌 皇雅 一
    帝德实广运。车书靡不宾。执瑁朝羣后。垂旒御百神。八荒重译至。万国婉来亲。...
  •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衮衣坐缧絏,世事亦堪哀。枕外亲炊黍,炉边细画灰。无人泪垂血,何地骨生苔。风雪江南路,梦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