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ōu gōng tǔ bǔ
成语解释: |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
---|---|
成语出处: |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例子: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魏·曹操《短歌行》 |
词语分开解释
周公 : 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后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吐哺 : 1.吐出嘴里食物。 2.亦作"吐餔"。极言殷勤待士。 3.鱼名。
吐哺 : 1.吐出嘴里食物。 2.亦作"吐餔"。极言殷勤待士。 3.鱼名。
周公吐哺是什么意思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国语辞典
比喻求贤心切。参见「握发吐哺」条。汉.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吐哺的网络解释

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周公吐哺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床上安床
眠花宿柳
邑犬群吠
不伏烧埋
祸首罪魁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