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杨万里
2025-07-24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宋代  杨万里  

荻篱萧洒昵来新,茅屋横斜尽不真。
乾地种禾那用水,湿芦经火自成薪。
鸟居鱼笑三百里,菜把活他千万人。
白浪打天风动地,何曾惊著一微尘。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翻译及注释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荻篱萧洒昵来新,
茅屋横斜尽不真。
乾地种禾那用水,
湿芦经火自成薪。

鸟居鱼笑三百里,
菜把活他千万人。
白浪打天风动地,
何曾惊著一微尘。

译文: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茅屋斜倚,看起来并不真实,荻篱摇曳,显得新鲜。
干旱的土地种植禾苗,又何需用水灌溉,
湿漉漉的芦苇经过火烧,自然成为柴薪。

鸟儿在树上,鱼儿在水中,笑看着这三百里的风景,
菜地里有千万人忙碌着,为了生活而努力。
白浪拍打着天空,风吹动着大地,
却从未惊扰到一丝微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朴而自然的景象,展现了杨万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的丁家洲和荻港是具体的地名,通过描绘这些地方的景色和生活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农民劳动的赞美。

诗中的茅屋、荻篱、禾苗、芦苇等形象,展示了田园生活的朴素和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最后两句“白浪打天风动地,何曾惊著一微尘”,表达了自然的力量和宏伟,与人类的微小相比,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撼动的。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的谦卑态度,体现了杨万里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人文情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cóng dīng jiā zhōu bì fēng xíng xiǎo gǎng, chū dí gǎng dà jiāng sān shǒu
从丁家洲避风行小港,出荻港大江三首

dí lí xiāo sǎ nì lái xīn, máo wū héng xié jǐn bù zhēn.
荻篱萧洒昵来新,茅屋横斜尽不真。
gān dì zhǒng hé nà yòng shuǐ, shī lú jīng huǒ zì chéng xīn.
乾地种禾那用水,湿芦经火自成薪。
niǎo jū yú xiào sān bǎi lǐ, cài bǎ huó tā qiān wàn rén.
鸟居鱼笑三百里,菜把活他千万人。
bái làng dǎ tiān fēng dòng dì, hé zēng jīng zhe yī wēi chén.
白浪打天风动地,何曾惊著一微尘。


相关内容11:

送丘宗卿帅蜀三首

淮河舟中晓起看雪二首

筠庵晚睡三首

筠庵晚睡三首

残菊


相关热词搜索:11112233
热文观察...
  • 镊白
    五十如何是後生,呼儿拔白未忘情。新年只道无功业,也有霜髭六十茎。...
  • 清远峡四首
    清远望峡山,山脚无半里。小舟行其间,五日翠未已。并驰两苍龙,中夹一玉水。送我到英州,渠当自......
  • 晓望
    暑退谁当忆,秋生喜此逢。荒林失轻雾,寒日上危峰。忽有吟边兴,忘年镜里容。不须无鲍谢,始得坛......
  • 书斋夜坐二首
    酒力欺人正作眠,梦中得句忽醒然。寒生更点当当里,雨在梅花蔌蔌边。...
  • 赏菊四首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妍华。菊花自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岭题云封寺四首
    小立峰头望故乡,故乡不见只苍苍。客心恨杀云遮却,不道无云即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