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初秋忆金均两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九龄
2025-07-19

初秋忆金均两弟

唐代  张九龄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初秋忆金均两弟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初秋忆金均两弟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
初秋忆金均两弟,江渚秋风吹到,离别他乡的心情。孤雁孤云忧愁地从远处来,一片落叶表达了何等深刻的情感。忧愁和喜悦总是伴随着我,飞鸟的鸣叫突然从不同的林中传来。青山西北方向延伸,让我情有独钟地吟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张九龄怀念与金均两位兄弟的初秋之作。作者在江渚地区感受到了清凉的秋风,但同时也想到了离别他乡的心情。诗中的“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表达了作者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他孤零零地看着孤云和落叶,深切感受到了心情的寂寥。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作者的乐观积极态度,他说“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意味着忧愁和喜悦总是伴随着他,而鸟儿的鸣叫声突然从不同的林中传来,给予了他启示与安慰。诗末的“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青山的向往之情,他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展望未来的岁月,也表达了他对艰难岁月的坚韧与抒情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写初秋景色和离别的心情,传递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作者以婉约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孤独和时光的感慨与思考,通过对于孤云和落叶的描绘,表达出了自己的寂寥与无助。然而,他又通过描绘飞鸟的鸣叫和对青山的向往,表达了自己的乐观积极态度,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与希望。整首诗既有哀思,又有豁达,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

初秋忆金均两弟拼音读音参考

chū qiū yì jīn jūn liǎng dì
初秋忆金均两弟

jiāng zhǔ qiū fēng zhì, tā xiāng lí bié xīn.
江渚秋风至,他乡离别心。
gū yún chóu zì yuǎn, yī yè gǎn hé shēn.
孤云愁自远,一叶感何深。
yōu xǐ cháng tóng yù, fēi míng hū yì lín.
忧喜尝同域,飞鸣忽异林。
qīng shān xī běi wàng, kān zuò bái tóu yín.
青山西北望,堪作白头吟。


相关内容11:

相和歌辞·王昭君

沁园春(丙辰十月十日)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梦玉人引

南柯子(塔院僧阁)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玉蝴蝶
    望处水寒云绕,倚栏千里,澹荡晴晖。梦燕门阑,和气喜动帘帏。舞因重、花明彩凤,歌扇小、香暖金......
  • 扈从登封途中作
    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扈从良可赋,终乏掞......
  • 赠柳生
    流落人间柳敬亭,消除豪气鬓星星。江南多少前朝事,说与人间不忍听。...
  •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
  • 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
    玉带猩袍,遥望翠华,马去似龙。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细柳营开,团花袍窄......
  • 高阳台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