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玉楼春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24

玉楼春

宋代  辛弃疾  

玉楼春  

无心云自来还去。
元共青山相尔汝。
霎时迎雨障崔嵬,雨过却寻归路处。
侵天翠竹何曾度。
遥见屹然星砥柱。
今朝不管乱云深,来伴仙翁山下住。

玉楼春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玉楼春翻译及注释

《玉楼春》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无心云自来还去。
元共青山相尔汝。
霎时迎雨障崔嵬,
雨过却寻归路处。
侵天翠竹何曾度。
遥见屹然星砥柱。
今朝不管乱云深,
来伴仙翁山下住。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云、山、雨、竹等元素,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情感。诗的开头写道"无心云自来还去",诗人以云为喻,表达了自己无所牵挂的心态,云自然而然地出现和离去。接着,诗人借青山来形容自己与云的相伴,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融合。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雨的突然降临,遮住了崔嵬的景色,但雨过后却要寻找回归的路。这种描写可以理解为人生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但人们总要寻找重新回到正轨的道路。

诗中还提到了侵天的翠竹,翠竹高耸入云,给人以壮丽的感觉。这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对山水景色的赞美和对自然力量的敬仰。

在最后的几句中,诗人表示不再关注乱云的深沉,而是选择和仙翁一起住在山下,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远离尘嚣,追求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蓝本,通过描写和思考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索。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玉楼春拼音读音参考

yù lóu chūn
玉楼春

wú xīn yún zì lái huán qù.
无心云自来还去。
yuán gòng qīng shān xiāng ěr rǔ.
元共青山相尔汝。
shà shí yíng yǔ zhàng cuī wéi, yǔ guò què xún guī lù chù.
霎时迎雨障崔嵬,雨过却寻归路处。
qīn tiān cuì zhú hé zēng dù.
侵天翠竹何曾度。
yáo jiàn yì rán xīng dǐ zhù.
遥见屹然星砥柱。
jīn zhāo bù guǎn luàn yún shēn, lái bàn xiān wēng shān xià zhù.
今朝不管乱云深,来伴仙翁山下住。


相关内容11:

唐多令·寒食

水调歌头

清平乐·宫怨

重经昭陵

观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
  • 张仪
    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
  • 子产论尹何为邑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
  • 房中曲
    蔷薇泣幽素,翠带花钱小。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枕是龙宫石,割得秋波色。玉簟失柔肤,但见蒙......
  • 论诗五首·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 清平乐·平原放马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茸茸春草天涯。涓涓野水晴沙。多少骅骝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