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碧牡丹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程垓
2025-07-28

碧牡丹

宋代  程垓  

碧牡丹  

睡起情无著。
晓雨尽,春寒弱。
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
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
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
不是花情薄。
花元笑人萧索。
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
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
对花羞,为花恶。

碧牡丹作者简介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碧牡丹翻译及注释

《碧牡丹》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程垓。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睡醒后情感无所寄托。晨雨停了,春寒渐退。酒杯里的花瓣飘散,几日来欢乐渐少。数算花朵的枝条,问这份情感如何表达。为了谁而绽放,为了谁而凋零。心中疑惑重重,这并非花儿的情感淡薄。花的本质嘲笑人的孤独。旧时美景千红,至今回忆难以言传。春风吹拂着燕麦,有几人因此惊醒。面对鲜花,感到害羞,却又对花儿心生厌恶。

诗意:
《碧牡丹》描绘了一种情感的迷茫和矛盾。诗中的主人公醒来后,感到情感无处安放。虽然春寒已经逐渐消退,但欢乐却逐渐减少。诗人通过描绘酒杯中飘零的花瓣和花朵的开放与凋零,表达了对情感的追问和迷惘。他思考着花朵的真实含义,认为花儿嘲笑人们的孤独,而过去美好的景象和回忆却难以言传。最后,春风吹拂着燕麦,唤醒了几个人的沉思。他们面对鲜花时既感到害羞,又对花儿心生厌恶,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内心的矛盾。

赏析:
《碧牡丹》以写景抒情的方式,通过描绘花朵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内心情感的迷茫与矛盾。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既有春寒与花朵的开放对比,也有花儿的笑与人的孤独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情感真实性的质疑和对美好回忆的思索,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同时,诗中的矛盾情感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纠结和迷惑,给人以深思的空间。整首诗以朦胧的意境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碧牡丹拼音读音参考

bì mǔ dān
碧牡丹

shuì qǐ qíng wú zhe.
睡起情无著。
xiǎo yǔ jǐn, chūn hán ruò.
晓雨尽,春寒弱。
jiǔ zhǎn piāo líng, jǐ rì dùn shū xíng lè.
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
shì shù huā zhī, wèn cǐ qíng hé ruò.
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
wèi shuí kāi, wèi shuí luò.
为谁开,为谁落。
zhèng chóu què.
正愁却。
bú shì huā qíng báo.
不是花情薄。
huā yuán xiào rén xiāo suǒ.
花元笑人萧索。
jiù guān qiān hóng, zhì jīn lěng mèng nán yán tuō.
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
yān mài chūn fēng, gèng jǐ rén jīng jué.
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
duì huā xiū, wèi huā è.
对花羞,为花恶。


相关内容11:

木兰花令

卜算子

越女镜心(别席毛莹)

浣沙溪

南楼令(次陈君衡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谒金门(初春)
    花事浅。方费化工匀染。墙角红梅开未遍。小桃才数点。人在暮寒庭院。闲续茶经香传。酒思如冰诗思......
  • 蝶恋花
    画斛黄花寒更好。人爱花繁,却被花催老。旧恨新愁谁酝造。带围暗减知多少。开眼万般浑是恼。只仗......
  • 惜馀春慢(情景)
    弄月馀花,团风轻絮,露湿池塘春草。莺莺恋友,燕燕将雏,惆怅睡残清晓。还似初相见时,携手旗亭......
  • 清平乐(渔父)
    阵鸿惊处。一网沉江渚。落叶乱风和细雨。拨棹不如归去。芦花轻泛微澜。蓬窗独自清闲。一觉游仙好......
  • 汉宫春
    春色平分,甚偏他杨柳,分外风流。夭桃自适其适,一笑还休。可怜仙李,对东风、却少温柔。争奈得......
  • 临江仙
    思忆故园花又发,等闲过了流年。休论升擢与平迁。拂衣归去好,无事即神仙。况是老人头雪白,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