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九龄
2025-09-06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唐代  张九龄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翻译及注释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是唐代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函谷关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对圣明君主的赞颂。

中文译文:
尽管函谷关被誉为险要之地,但黄河已经变得清澈。圣明君主的心怀广阔,所以这里建起了关城。

诗意: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以函谷关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圣明君主的敬仰和赞颂。诗中用函谷关的险要来象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黄河的清澈则暗示着国泰民安。通过函谷关这一地方象征,强调了君主的胸怀和智慧,以及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函谷关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对圣明君主的崇敬之情。诗中函谷关的险要之地以及黄河的变化,反映了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而君主的胸怀广阔则象征了他的睿智与勇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诗人展现了唐代君主的卓越才干和为国家民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全诗行文流畅,字字句句都严谨而寓意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君主的由衷敬佩和赞美之情。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jīng hán gǔ guān zuò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hán gǔ suī yún xiǎn, huáng hé yǐ fù qīng.
函谷虽云险,黄河已复清。
shèng xīn wú suǒ gé, kōng cǐ zhì guān chéng.
圣心无所隔,空此置关城。


相关内容11:

朝雨

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咏琥珀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门有车马客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永嘉行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
  • 闺怨/怨诗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 高冠谷口招郑鄠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
  • 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
  • 淮阴夜宿二首
    水国南无畔,扁舟北未期。乡情淮上失,归梦郢中疑。木落知寒近,山长见日迟。客行心绪乱,不及洛......
  • 题画帐二首·山水
    桂水饶枫杉,荆南足烟雨。犹疑黛色中,复是雒阳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