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门向月斜开,满地凉风满地苔。
此院好弹秋思处,终须一夜抱琴来。
杨家南亭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杨家南亭翻译及注释
《杨家南亭》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安静宜人的园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音乐与思考的结合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是:南亭位于杨家庄,门向月斜开,地上满是凉风,满地长满了苔藓。这个庭院非常适合演奏秋思曲,我终究会在一个夜晚携琴前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庭院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氛围。诗中提到的"南亭"是一个小巧的亭子,它的门斜向着明亮的月光。诗人用"满地凉风"来形容亭子里的凉爽感觉,"满地苔"则表现出亭子周围的自然绿色。整首诗以一个宜人的环境作为背景,凸显了音乐表演和思考的重要性。
在诗末,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向往和渴望,他希望将来能够在这个南亭里带着琴来弹奏。这表明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音乐与思考的结合的渴望。整首诗以一种细腻而平静的笔触展现了白居易深深的音乐情怀和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
杨家南亭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