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颂证道歌·证道歌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印肃
2025-07-24

颂证道歌·证道歌

宋代  释印肃  

六般神通空不空,眼耳鼻舌身意同。
无皮鼓子教谁打,古今分付与雷公。

颂证道歌·证道歌翻译及注释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作者:释印肃(宋代)

中文译文:
六般神通空不空,
眼耳鼻舌身意同。
无皮鼓子教谁打,
古今分付与雷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印肃创作的《颂证道歌·证道歌》,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证道之境的赞颂和思考。

首句“六般神通空不空”,表达了对神通力量的质疑。六般神通指的是佛教中的六种超凡能力,如透视、通音等。然而,作者在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些神通力量是否真实存在,或者只是虚幻的幻象。这种质疑突出了人对于超自然力量的怀疑和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眼耳鼻舌身意同”,强调了人的感官和意识的统一。通过这种统一,人们可以超越感官的限制,实现对于真理和境界的认知。这也暗示了在追求道德修养和智慧的过程中,人们需要通过内心的觉醒和超越感官的束缚。

最后两句“无皮鼓子教谁打,古今分付与雷公”,表达了对于修行道路的独特见解。无皮鼓子是佛教寺庙中常用的打击乐器,象征着宗教仪式和信仰。然而,作者提出了教谁打鼓的疑问,暗示了修行之路的主动性和个体责任。古今分付与雷公,意味着修行的指导源自古人至今的智慧传承,雷公则象征着力量和威严。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不仅需要获得传统智慧的指导,还需要内心的坚定和勇气去实践。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神通力量、感官与意识的关系,以及个体修行的责任和勇气。诗中的思考和疑问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类存在和修行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佛教文化中关于智慧和境界的重要主题。

颂证道歌·证道歌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èng dào gē zhèng dào gē
颂证道歌·证道歌

liù bān shén tōng kōng bù kōng,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tóng.
六般神通空不空,眼耳鼻舌身意同。
wú pí gǔ zi jiào shuí dǎ, gǔ jīn fēn fù yǔ léi gōng.
无皮鼓子教谁打,古今分付与雷公。


相关内容11:

杜宇

题山水图

船子和尚赞

送寿芳恭三友归安吉

读朋友旧书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清溪
    咫尺曹源有路通,游鱼何事自迷踪。有声为利不平处,一点尘泥断不容。...
  • 赵通判请赞观音
    轮数珠,泛莲舟。觉天云静,性海风休。以悲为心,救众生苦。以慈为眼,观众生忧。众生何忧,忧忘......
  • 丰干寒拾赞
    只解踞虎头,不解收虎尾。你若讦露人,人也讦露你。出没虎声中,卷舒牛迹上。半是小儿嬉,半是大......
  • 客永定寺怀天竺
    寂寞潮声入寺门,浦风吹落树头云。几番忆著芗林石,昨夜孤猿梦里闻。...
  • 春日写怀
    三十余年吴楚客,如今方觉负初心。凌霄神骏怀支遁,高屐貂裘怪惠琳。洛浦春光花满树,渭川风景竹......
  • 颂证道歌·证道歌
    直截根源佛所印,三界虚出失性命。印泥印水印虚空,盲参佩印成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