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听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武元衡
2025-07-18

听歌

唐代  武元衡  

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
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

听歌作者简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听歌翻译及注释

《听歌》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升上了高楼,丝管的声音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美丽的女子在夜晚唱起了古老的梁州之歌。
满堂的人中,谁才是真正的知音呢?
他们愿意不惜千金,也不愿让人忧愁。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高楼上的月亮照耀下,一位美丽的女子在丝管的伴奏下唱起了梁州之歌。诗人表达了对音乐的喜爱和对知音的渴望。他认为真正的知音是非常难得的,但他愿意用千金来找到这样的人,以摆脱内心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音乐场景,通过对月亮、楼和音乐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浪漫的氛围。诗人通过描述佳人的歌唱表达了他对音乐的喜爱和对美的追求。他渴望能够找到真正的知音,这种渴望和对知音的理解也是许多人所共有的情感。诗句"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表达了诗人对真正知音的珍视,他愿意付出一切来找到这样的人,以摆脱内心的忧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音乐和知音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和真挚情感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听歌拼音读音参考

tīng gē
听歌

yuè shàng chóng lóu sī guǎn qiū, jiā rén yè chàng gǔ liáng zhōu.
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
mǎn táng shuí shì zhī yīn zhě, bù xī qiān jīn yǔ mò chóu.
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


相关内容11:

赠毛仙翁

前年春与独孤常州兄花时为别倏已三年矣…抒情聊以奉寄

哭李暹(一作赵嘏诗)

马上赠虚公

酬王十八见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柳郎中裴起居
    望乡台上秦人在,学射山中杜魄哀。落日河桥千骑别,春风寂寞旆旌回。...
  • 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据鞍惭齿发,责帅惧......
  • 和杨弘微春日曲江南望
    迟景霭悠悠,伤春南陌头。暄风一澹荡,遐思几殷优。龙去空仙沼,鸾飞掩妓楼。芳菲馀雨露,冠盖旧......
  •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养拙方去喧,深居绝人事。返耕忘帝力,乐道疏代累。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宁知肉食尊,自觉儒......
  • 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
    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不知方便理,何路出......
  • 春日偶作
    飞花寂寂燕双双,南客衡门对楚江。惆怅管弦何处发,春风吹到读书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