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散愁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甫
2025-09-05

散愁二首

唐代  杜甫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
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散愁二首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散愁二首翻译及注释

《散愁二首》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诗,描写了流亡异乡的士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忧愁之情。

这首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久居他乡的士人心中念念不忘的故乡;第二部分则表达了士人对于回归故乡的渴望和困惑。

诗中描绘了久客思归之情,士人渴望回到家乡,但是国家仍处于战乱之中,"兴王未息戈",王朝仍未得到安定。蜀地的星辰黯淡,预示着国家陷入困境;江南的夜雨连绵,象征着国家之不幸。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士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感情。数百万人的仇恨之深,寰区之广,司徒下来统治燕赵,收回旧日的山河,与并州的将领训练士兵齐心协力,希望早日打开达到边塞关隘的通道,回到燕山关西。

最后两句则是士人内心深深的忧愁。他对于自己对国家的期望,对于回归故乡的渴望都感到心力交瘁,丹心破碎,衣袂沾泪,已经老去的魂魄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恐怕将会迷失在漫漫长路之中。

这首诗以婉约之辞抒发了久居他乡的士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出了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于回归的渴望。通过描写士人的心理和情感,诗人表达了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家国的思念之情。 在诗词中,诗人使用了富有感染力的言辞和形象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感受到士人深沉的离乡之情,以及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关切和忧愁。

散愁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àn chóu èr shǒu
散愁二首

jiǔ kè yí xuán pèi, xìng wáng wèi xī gē.
久客宜旋旆,兴王未息戈。
shǔ xīng yīn jiàn shǎo, jiāng yǔ yè wén duō.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
bǎi wàn chuán shēn rù, huán qū wàng fěi tā.
百万传深入,寰区望匪它。
sī tú xià yān zhào, shōu qǔ jiù shān hé.
司徒下燕赵,收取旧山河。
wén dào bīng zhōu zhèn, shàng shū xùn shì qí.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jǐ shí tōng jì běi, dāng rì bào guān xī.
几时通蓟北,当日报关西。
liàn quē dān xīn pò, zhān yī hào shǒu tí.
恋阙丹心破,沾衣皓首啼。
lǎo hún zhāo bù dé, guī lù kǒng zhǎng mí.
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


相关内容11:

张公洞

宴郭校书,因之有别

龙门阁

同群公登濮阳圣佛寺阁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呜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学者沦......
  • 晚晴吴郎见过北舍
    圃畦新雨润,愧子废锄来。竹杖交头拄,柴扉隔径开。欲栖群鸟乱,未去小童催。明日重阳酒,相迎自......
  • 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穷愁但有骨,群盗尚......
  • 奉同郭给事汤东灵湫作(骊山温汤之东有龙湫)
    东山气鸿濛,宫殿居上头。君来必十月,树羽临九州。阴火煮玉泉,喷薄涨岩幽。有时浴赤日,光抱空......
  • 闻高常侍亡(忠州作)
    归朝不相见,蜀使忽传亡。虚历金华省,何殊地下郎。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独步诗名在,只令故......
  • 别王八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传君遇知己,行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