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宋之问
2025-09-08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唐代  宋之问  

巫山峰十二,环合象昭回。
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
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作者简介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翻译及注释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为宋之问。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巫山峰十二,环合象昭回。
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
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中文译文:
巫山有十二座山峰,环绕着象昭回。低头听琵琶峡,平视云雨台。古老的木筏从天外坠落,瀑布水流从日边而来。荆王悠然而睡,却难忍猿猴在夜间的啼叫。

诗意:
《巫山高》描绘了唐代著名的巫山风景,以及荆王在巫山中的宴会情景。诗中通过巫山峰、琵琶峡、云雨台和瀑布等景观构建出山水之美,展现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同时,荆王作为君主,他在巫山的座位上享受宴会,却忍不住被猿猴夜间的啼叫所打扰。这暗示了尽管在美景中尽享快乐,却也难以完全避免烦恼和困扰。

赏析:
这首诗词以巫山的山水为题材,通过描绘巫山的景致和描写荆王的情景,传达出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巫山被描绘得崇高而壮丽,象征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荆王则代表了尘世中的君主权力。通过山与人的对应,诗中展现出宏伟的宇宙景象和人的微小与渺小之间的关系。

诗人以平实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巫山的景色,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他在最后两句中通过荆王的情景,映射了人生的无奈和烦恼。人在美景中享受欢愉,却也无法逃避一些无法掌控的因素。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和深入。

整首诗词写景凝练,思想深刻,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意境。通过唐代的巫山和荆王的相互映衬,诗人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这首诗词在流传后被广为引用,成为了流行的口头表达和诗意交流的素材。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拼音读音参考

wū shān gāo yī zuò shěn quán qī shī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wū shān fēng shí èr, huán hé xiàng zhāo huí.
巫山峰十二,环合象昭回。
fǔ tīng pí pá xiá, píng kàn yún yǔ tái.
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gǔ chá tiān wài luò, pù shuǐ rì biān lái.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
hé rěn yuán tí yè, jīng wáng zhěn xí kāi.
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相关内容11: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

答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荆州作二首
    先达志其大,求意不约文。士伸在知己,已况仕于君。微诚夙所尚,细故不足云。时来忽易失,事往良......
  • 嵩山天门歌
    登天门兮坐盘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无垠。纷窈窕兮岩倚披以鹏翅,洞胶葛兮峰棱层以龙......
  • 南山下旧居闲放
    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乔木凌青霭,修篁媚......
  • 幸岳寺应制
    暂幸珠筵地,俱怜石濑清。泛流张翠幕,拂迥挂红旌。雅曲龙调管,芳樽蚁泛觥。陪欢玉座晚,复得听......
  • 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以诗代书答李舍人適
    晨登歇马岭,遥望伏牛山。孤出群峰首,熊熊元气间。太和亦崔嵬,石扇横闪倏。细岑互攒倚,浮巘竞......
  • 送丰城王少府
    愁结乱如麻,长天照落霞。离亭隐乔树,沟水浸平沙。左尉才何屈,东关望渐赊。行看转牛斗,持此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