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鹦鹉曲 钱塘初夏诗意和翻译_未知诗人冯子振
2025-07-19

鹦鹉曲 钱塘初夏

未知  冯子振  

鹦鹉曲  

钱塘江上亲曾住。
司马*不是村父。
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
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
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鹦鹉曲 钱塘初夏翻译及注释

《鹦鹉曲 钱塘初夏》是一首作者为冯子振的诗词,关于钱塘江的初夏景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钱塘江上亲曾住。
司马*不是村父。
缕金衣唱彻流年,
几阵纱窗梅雨。
梦回时不见犀梳,
燕子又衔春去。
便人间月缺花残,
是小小香魂断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钱塘江初夏的景色,通过诗人的感叹和联想,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

首句描述了诗人的亲人曾经居住在钱塘江附近,诗人对这个地方有一种亲切的情感。

第二句提到"司马",这里可以理解为指代古代的名士或文人,而不是普通的村民。这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认为自己的诗才不逊于那些受人尊敬的文人。

第三句以缕金衣为象征,描绘了时光的流逝。金衣是用金丝织成的华丽衣物,唱彻流年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繁华。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几阵纱窗梅雨,这是对初夏季节的描绘。纱窗是遮挡风雨的,梅雨是指梅花飘落的雨水,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纱窗后观察和感叹梅雨的美景。

第六句"梦回时不见犀梳"表达了诗人怀旧的情感。犀梳是古代妇女梳妆时常用的一种梳子,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久违的古老物品,诗人在回忆中无法再看到它,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变化。

最后两句描述了燕子衔春而去、人间月缺花残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离去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小小香魂断处"可能指代春天的香气渐渐消散,暗示了人事已非。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对钱塘江初夏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身诗才的自信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自我肯定。

鹦鹉曲 钱塘初夏拼音读音参考

yīng wǔ qū qián táng chū xià
鹦鹉曲 钱塘初夏

qián táng jiāng shàng qīn céng zhù.
钱塘江上亲曾住。
sī mǎ bú shì cūn fù.
司马*不是村父。
lǚ jīn yī chàng chè liú nián, jǐ zhèn shā chuāng méi yǔ.
缕金衣唱彻流年,几阵纱窗梅雨。
mèng huí shí bú jiàn xī shū, yàn zi yòu xián chūn qù.
梦回时不见犀梳,燕子又衔春去。
pián rén jiān yuè quē huā cán, shì xiǎo xiǎo xiāng hún duàn chù.
便人间月缺花残,是小小香魂断处。


相关内容11:

登城

宿承天观用杨廉夫韵

哭夫诗百首(录十首)

临安访古·衣锦山 (今县治主山,是王故

渡洛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吴仲圭平远图
    苍山遥遥几千里,绿树参差碧烟起。双帆忽从江上归,影落斜阳湿秋水。林阴苍莽鸟不飞,石径蹭蹬行......
  • 太岳纪游(二首)
    千峰秀色倚天开,万壑春流绕地回。太子坡前一双鹤,迎人飞过石桥来。...
  • 满庭芳 送张译史乐州秩满归代方驿史作
    卓卓声名,英英人物,翠壶肯暂遨游。与君聚散,鸿雁自春秋。位置六曹上客,挥洒处、文彩风流。莼......
  • 退食园亭效韦刺史
    崇朝署字罢,退食坐园庐。春草阶下歇,夏花树底疏。推窗玩幽鸟,汲水灌嘉蔬。即此为邦处,亦似北......
  • 挽符颍江
    吾乡无此老,故旧觉萧条。刻竹曾联句,寻芳忆并镳。酒船虚问字,花月罢吹箫。何日辽东鹤,归来感......
  • 桃溪泛舟寻士玄
    放舟千山里,岚气满晴川。歌辞理《白雪》,水禽栖绿烟。苍苍野阴变,萧萧风景妍。寻僧转回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