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竹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几
2025-07-24

竹奴

宋代  曾几  

雾帐桃笙昼寝馀,此君那可一朝无。
秋来冷落同班扇,岁晚温柔是锡奴。

竹奴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竹奴翻译及注释

《竹奴》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原文:
雾帐桃笙昼寝馀,
此君那可一朝无。
秋来冷落同班扇,
岁晚温柔是锡奴。

中文译文:
雾幕中桃花笙琴的声音余韵,
这位君子怎么可以一朝无事呢?
秋天来临,冷落了同学们的扇子,
年岁渐晚,温柔的心意是奉献给你的奴仆。

诗意和赏析:
《竹奴》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描述了雾幕中桃花的美景,桃笙(桃花和笙的音乐声)仍在空气中回荡,象征着昼间的欢乐尚未散去。然而,诗人提醒人们,这位君子并不可以一直沉浸在这种安逸的状态中,他应该有所作为,不能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接着,诗人以秋天的到来为转折点,描述了同学们的扇子被冷落的情景。这里的扇子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社交和交流的工具,也象征着友谊和情感的交流。秋天的凉意和渐渐离去的同学们暗示着岁月的变迁,人事的更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年岁渐晚,他将温柔的心意奉献给君子,以表达他对君子的尊敬和侍奉之情。诗中的“锡奴”意指奉献自己为君子的仆人,也可理解为对君子的忠诚和服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社交关系和情感表达的描绘,表达了对君子的敬仰和侍奉之情。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应该珍惜时间、把握机遇,不要虚度光阴,而是要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和追求。

竹奴拼音读音参考

zhú nú
竹奴

wù zhàng táo shēng zhòu qǐn yú, cǐ jūn nà kě yī zhāo wú.
雾帐桃笙昼寝馀,此君那可一朝无。
qiū lái lěng luò tóng bān shàn, suì wǎn wēn róu shì xī nú.
秋来冷落同班扇,岁晚温柔是锡奴。


相关内容11:

海棠洞

谢宜春宰黄时举惠冬笋二首

官舍春日书怀

兴元府园亭杂咏·棋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张郭二秀才赴举
    二子共齎刀,翩翩去意豪。负才皆万选,入守定双高。上道梅薰袖,还家草映袍。须知本鸿鹄,终不大......
  • 晚雨
    萧瑟度横塘,霏微映缭墙。压低尘不动,洒急土生香。声入楸梧碎,清分枕簟凉。回头忽陈迹,詹角挂......
  • 谒径山佛日杲禅师于虎丘
    此老云相似,何天不往还。打包龙井寺,持钵虎丘山。一别经年事,相逢半日閒。向来参底语,不堕有......
  • 山堂前庭有奇石数种其状皆与物形相类在此久
    紫藓装花帽,红藤缠臂{左巾右鞲去革}。被谁留断拍,长舞不教休。...
  • 游虎丘寺
    重游吴子国,又入虎丘山。长日挽人住,好风将我还。儿童陪胜践,长老记衰颜。无复尹和靖,西庵空......
  • 嘲任昉
    幸自文章亦可怜,不消一事已为贤。何如却逐虫儿去,忍耻更来王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