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伊洲三台(丹桂)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师侠
2025-07-19

伊洲三台(丹桂)

宋代  赵师侠  

三台  

桂华移自云岩。
更被灵砂染丹。
清露湿酡颜。
醉乘风、下临世间。
素娥襟韵萧闲。
不与群芳并看。
蔌蔌绛绡单。
觉身轻、梦回广寒。

伊洲三台(丹桂)翻译及注释

《伊洲三台(丹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师侠。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桂华移自云岩。
更被灵砂染丹。
清露湿酡颜。
醉乘风、下临世间。
素娥襟韵萧闲。
不与群芳并看。
蔌蔌绛绡单。
觉身轻、梦回广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仙境,伊洲三台(丹桂)。作者描述了桂花从云岩上移来,并被神奇的灵砂染成了红色。清晨的露水湿润了花朵,使其更加娇艳动人。醉酒后,作者乘风降临到人间,感受着世间的繁华喧嚣。然而,作者心中仍怀念着仙境的宁静,他与尘世的繁花不相比较,宁愿独自欣赏。他穿着轻盈的绛纱衣裳,感觉自己身轻如燕,仿佛置身于广寒仙境之中。

赏析:
《伊洲三台(丹桂)》通过描绘仙境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于纯净、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向往之情。诗中的伊洲三台被描述得如诗如画,桂花染红如丹,清露湿润花颜,给人一种清新、绚丽的感觉。与此同时,诗人又以醉乘风、下临世间的方式,将读者带入现实世界,感受尘世的喧嚣和繁华。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于宁静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于纷繁世事的超越。

诗中的素娥(指仙女)襟韵萧闲,不与群芳并看,展示了作者对于自身的独立和独特之处的认同。他穿着蔌蔌的绛纱单衣,感觉身轻如燕,梦回广寒,表达了对于身心自由、超脱尘凡的渴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美景和情感表达,以及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营造出一种诗意深远、意境优美的氛围。它展示了诗人对于纯洁、宁静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情趣和审美追求。

伊洲三台(丹桂)拼音读音参考

yī zhōu sān tái dān guì
伊洲三台(丹桂)

guì huá yí zì yún yán.
桂华移自云岩。
gèng bèi líng shā rǎn dān.
更被灵砂染丹。
qīng lù shī tuó yán.
清露湿酡颜。
zuì chéng fēng xià lín shì jiān.
醉乘风、下临世间。
sù é jīn yùn xiāo xián.
素娥襟韵萧闲。
bù yǔ qún fāng bìng kàn.
不与群芳并看。
sù sù jiàng xiāo dān.
蔌蔌绛绡单。
jué shēn qīng mèng huí guǎng hán.
觉身轻、梦回广寒。


相关内容11:

沁园春(五十五自述)

谒金门(杏花)

减字木兰花(赠歌者)

生查子

朝中措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鹧鸪天(怀王道甫)
    落魄行歌记昔游。头颅如许尚何求。心肝吐尽无余事,口腹安然岂远谋。才怕暑,又伤秋。天涯梦断有......
  • 鹧鸪天
    爱日烘晴旬日间。谩邀朋辈为跻攀。无穷望眼无穷恨,不尽长江不尽山。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
  • 木兰花(二江得书作)
    别时已有重来愿。谁料情多天不管。分明咫尺是青楼,抵死浓云遮得遍。寄声只倚西飞雁。雁落书回空......
  • 菩萨蛮
    晚风断送归帆急。重城回首天连碧。犹有小楼情。西山如旧青。故园今渐近。应卜灯花信。一喜一牵萦......
  • 朝中措(莆中共乐台)
    斜阳留照有余红。烟霭淡冥_。麦陇青摇一望,前山翠失双峰。高台徙倚。松飘逸韵,梅减冰容。俯视......
  • 醉落魄(别少城,舟宿黄龙)
    风催雨促。今番不似前欢足。早来最苦离情毒。唱我新词,掩著面儿哭。临行只怕人行远,殷勤更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