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大老寺竹间阁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13

大老寺竹间阁子

宋代  苏轼  

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
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
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
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尫。

大老寺竹间阁子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大老寺竹间阁子翻译及注释

《大老寺竹间阁子》是苏轼(苏东坡)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残花带叶暗,
新笋出林香。
但见竹阴绿,
不知汧水黄。
树高倾陇鸟,
池浚落河鲂。
栽种良辛苦,
孤僧瘦欲尫。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大老寺中的竹林景象,表达了苏轼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对艰辛劳作的赞美。诗中通过对竹林、花朵、竹笋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老寺中清幽的景色。诗人通过对竹阴的绿意和新生竹笋的香气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不息。然而,诗人也提到了他对周围环境的一些疑惑,他看到了竹阴的绿色,却不知道汧水(指一种古代的水名)的颜色是黄色的。这种疑问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好奇,也暗示了他对生活中许多事情的不完全了解。

赏析:
这首诗运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对竹林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对比和疑问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深远。残花带叶暗与新笋出林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表现了自然的消逝与再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而对竹阴绿色和汧水黄色的不知,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疑问,也可理解为对人生中种种不确定性和未知之事的思考。树高倾陇鸟和池浚落河鲂则是通过描绘自然中的鸟类和鱼类,进一步丰富了诗中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性。最后两句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尫,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赞美和对苦难生活的思考。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以简洁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充分展示了苏轼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既有赞美的情感,也有对世界的思考和探索。

大老寺竹间阁子拼音读音参考

dà lǎo sì zhú jiān gé zǐ
大老寺竹间阁子

cán huā dài yè àn, xīn sǔn chū lín xiāng.
残花带叶暗,新笋出林香。
dàn jiàn zhú yīn lǜ, bù zhī qiān shuǐ huáng.
但见竹阴绿,不知汧水黄。
shù gāo qīng lǒng niǎo, chí jùn luò hé fáng.
树高倾陇鸟,池浚落河鲂。
zāi zhòng liáng xīn kǔ, gū sēng shòu yù wāng.
栽种良辛苦,孤僧瘦欲尫。


相关内容11:

残句衡茅稚子璠玙器

赠常州报恩长老二首

和王斿二首

赠龙光长老

火星岩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误入华阳洞,窃饮茆君酒。君命囚岩间,岩石为......
  • 赵令晏崔白大图幅径三丈
    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人间刀尺不敢裁,丹青付与濠......
  • 残句安石作假山
    安石作假山,其中多诡怪。虽然知是假,争奈主人爱。...
  •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
  • 送虢令赵荐
    嗟我去国久,得君如得归。今君舍我去,从此故人稀。不惜故人稀,但恐晤语非。佳人西方子,佩服贝......
  • 游三游洞
    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