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欧阳修
2025-07-23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宋代  欧阳修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翻译及注释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宣城人圣俞的紫毫笔,以及宣城人诸葛高世代传承的书法技艺。诗中提到了这支笔的特点,如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以及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等。与京师的笔工相比,宣城毫被形容为比衣缝上的虱子还要多,有些柔软而尖锐,有些则坚硬而不可屈曲。虽然这些笔能够装饰书桌,但它们只是外表上的装饰,没有实际的用途。这些笔的价格昂贵,但使用时间却不长。相比之下,宣城毫则耐久且经久耐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宣城毫笔的描写,展现了宣城人的书法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宣城毫与京师的笔工进行对比,强调了宣城毫的独特之处。诗人通过对笔的特点的描绘,表达了对宣城毫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推崇。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宣城毫的特点和价值,展示了诗人对宣城毫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首诗词既是对宣城毫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化的颂扬,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拼音读音参考

shèng yú huì xuān zhōu bǐ xì shū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shèng yú xuān chéng rén, néng shǐ zǐ háo bǐ.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xuān rén zhū gě gāo, shì yè shǒu bù shī.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jǐn xīn fù zhǎng háo, sān fù pō jīng mì.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yìng ruǎn shì rén shǒu, bǎi guǎn bù chà yī.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jīng shī zhū bǐ gōng, pái bǎng zì chēng shù.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lěi lěi xiàng guó dōng, bǐ ruò yī fèng shī.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huò róu duō xū jiān, huò yìng bù kě qū.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dàn néng zhuāng guǎn tà, yǒu biǎo céng wú shí.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jià gāo réng fèi qián, yòng bù guò shù rì.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qǐ rú xuān chéng háo, nài jiǔ réng kě qǐ.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相关内容11: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宿广化寺

内直对月寄子华舍人持国廷评

喜雪示徐生

四月十七日景灵宫奉迎仁宗皇帝御容有感

橄榄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七交七首·自叙
    余本漫浪者,兹亦漫为官。胡然类鸱夷,托载随车辕。时士不俛眉,默默谁与言。赖有洛中俊,日许相......
  • 拟玉台体七首·雨中归
    朝看楼上云,日暮城南雨。路远香车迟,迢迢向何所。...
  • 酬净照大师说
    佛说吾不学,劳师忽款关。吾方仁义急,君且水云闲。意淡宜松鹤,诗清叩佩环。林泉苟有趣,何必市......
  • 琅琊山六题·琅琊溪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 书素屏
    我行三千里,何物与我亲。念此尺素屏,曾不离我身。旷野多黄沙,当午白日昏。风力若牛弩,飞砂还......
  • 巩县初见黄河
    河决三门合四水,径流万里东输海。巩洛之山夹而峙,河来啮山作沙嘴。山形迤逦若奔避,河益汹汹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