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陶渊明二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造
2025-07-18

和陶渊明二十首

宋代  陈造  

薄俗不难化,君子要得情。
善政良易孚,循良本无名。
一从吏海邑,我暇民乐生。
阱填虎自避,心冥鸥不惊。
且了饱饭课,不问报政成。

和陶渊明二十首翻译及注释

《和陶渊明二十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薄俗不难化,君子要得情。
善政良易孚,循良本无名。
一从吏海邑,我暇民乐生。
阱填虎自避,心冥鸥不惊。
且了饱饭课,不问报政成。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陈造对社会现实和个人修养的思考。他认为淳朴的民风并不难以改变,只要有品德高尚的君子懂得用心去感化人们。善政行之易得人心,而追求善良品德本身并不需要名利的追求。陈造从官场回到乡间,他的心思放在了悠闲的乡村生活上。他说,自己因为安抚了民众的疾苦,所以得以享受宁静的生活,就像填平陷阱让老虎自动回避一样。他的内心宁静如同不受干扰的海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个人修养的一种理解。作者认为,改变社会的俗气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有良好的品德和真诚的情感。他强调了善政的重要性,指出通过行善来赢得人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追求善良品德本身并不需要名利的追求。作者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回归到自然的生活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不再追求的态度,他更注重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享受。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个人修养的理解和思考。作者对社会的改变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只要有真诚的情感和良好的品德,社会的薄俗将不再成为障碍。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赞美了宁静和内心的平静所带来的幸福。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追求内心平静和真善美的向往。

和陶渊明二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táo yuān míng èr shí shǒu
和陶渊明二十首

báo sú bù nán huà, jūn zǐ yào de qíng.
薄俗不难化,君子要得情。
shàn zhèng liáng yì fú, xún liáng běn wú míng.
善政良易孚,循良本无名。
yī cóng lì hǎi yì, wǒ xiá mín yuè shēng.
一从吏海邑,我暇民乐生。
jǐng tián hǔ zì bì, xīn míng ōu bù jīng.
阱填虎自避,心冥鸥不惊。
qiě le bǎo fàn kè, bù wèn bào zhèng chéng.
且了饱饭课,不问报政成。


相关内容11:

再用前韵赠高司理共八首

同沈守劝农十首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

寄陈用晦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秘阁郑公移节乡部置酒饯别诗以侑之
    嗜僻寡同好,意合难语离。倾盖今年年,盍簪惬心期。况复王事可,退食陪委蛇。窥君肺腑中,落落无......
  • 寄严文炳
    故人千里远,论心未遐弃。不谓江淮隔,尺书雁能寄。春风生展掩,满慰别后意。陈义凛凉霜,不独相......
  • 寄陈用晦四首
    百谪孟公达,三绌柳下直。今君向于湖,颇带迁逐色。府公酷好贤,要试心铁石。此学只现前,嗟伤定......
  • 六绝句呈赵帅兼简郑机宜
    雁塔题名尽后贤,即今十八卧重泉。合离荣瘁何须较,强健相过是半仙。...
  • 望庐山
    却望庐山倚柁楼,半空宿霭未全收。苍然五老独献状,似欲劝人求一游。...
  • 早春十绝呈石湖
    树外晴云不拟飞,东风无力惬单衣。垂杨院宇斜阳里,还是钩帘待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