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道人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曹松
2025-07-14

赠道人

唐代  曹松  

住山因以福为庭,便向山中隐姓名。
阆苑驾将雕羽去,洞天赢得绿毛生。
日边肠胃餐霞火,月里肌肤饮露英。
顾我从来断浮浊,拟驱鸡犬上三清。

赠道人作者简介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赠道人翻译及注释

《赠道人》
住山因以福为庭,
便向山中隐姓名。
阆苑驾将雕羽去,
洞天赢得绿毛生。
日边肠胃餐霞火,
月里肌肤饮露英。
顾我从来断浮浊,
拟驱鸡犬上三清。

中文译文:
住在山中,以福为庭宇,
隐姓埋名于山中。
驾着雕羽飞往阆苑,
赢得了绿毛的生机。
在日出的边缘吃霞火,
在月亮里饮露英。
我一直摒弃纷扰的尘世,
打算和鸡犬一起上三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松写给道士的一首赠诗。诗人通过描绘道士住在山中,享受自然福祉的生活,表达了对道人追求清净、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赞美。

诗的开始,诗人写道住在山中,因为追求福祉而建造了一座庭宇,强调了道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而道人因为追求清净,故而隐姓埋名,隐藏了自己的身份。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写道道人驾着雕羽飞往阆苑,赢得了绿毛的生机。这里的阆苑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境,雕羽则代表了道人凭借自己超凡脱俗的修行,得到了仙境的认可和生机。

后面两句则通过描写道人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他追求清净与超脱的精神境界。诗中的“日边肠胃餐霞火,月里肌肤饮露英”,表达了道人食用日出时的霞火烹饪的食物,洗澡时用月亮的露水润肤的情景,强调了道人与自然的亲近和依赖。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的赞美和对道人生活方式的向往。诗人表示,自己一直摒弃纷扰的尘世,希望能够与道人一起去上三清,追求更高的境界和心灵的超脱。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描绘了道人隐居山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道人的赠诗,诗人也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高尚境界的向往和仰望。整体而言,这首诗唯美高远,具有深厚的道家思想内涵。

赠道人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dào rén
赠道人

zhù shān yīn yǐ fú wèi tíng, biàn xiàng shān zhōng yǐn xìng míng.
住山因以福为庭,便向山中隐姓名。
làng yuàn jià jiāng diāo yǔ qù,
阆苑驾将雕羽去,
dòng tiān yíng de lǜ máo shēng.
洞天赢得绿毛生。
rì biān cháng wèi cān xiá huǒ, yuè lǐ jī fū yǐn lù yīng.
日边肠胃餐霞火,月里肌肤饮露英。
gù wǒ cóng lái duàn fú zhuó, nǐ qū jī quǎn shàng sān qīng.
顾我从来断浮浊,拟驱鸡犬上三清。


相关内容11:

题常乐寺

闻砧(一作寄边衣)

题李少府别业

赠长安毕郎中

经鹤台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贻世
    富者非义取,朴风争肯还。红尘不待晓,白首有谁闲。浅度四溟水,平看诸国山。只消年作劫,俱到总......
  • 寄远
    锦字凭谁达,闲庭草又枯。夜长灯影灭,天远雁声孤。蝉鬓凋将尽,虬髯白也无。几回愁不语,因看朔......
  • 秋宿长安韦主簿厅
    水木清凉夜直厅,愁人楼上唱寒更。坐劳同步帘前月,鼠动床头印锁声。...
  • 书翠岩寺壁
    何年话尊宿,瞻礼此堂中。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时说南庐事,知师用......
  • 客亭对月
    游子离魂陇上花,风飘浪卷绕天涯。一年十二度圆月,十一回圆不在家。...
  • 晨起
    晓色教不睡,卷帘清气中。林残数枝月,发冷一梳风。并鸟含钟语,欹荷隔雾空。莫疑营白日,道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