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题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耒
2025-07-22

杂题二首

宋代  张耒  

寒雨萧萧桐叶惊,浪浪还作夜阶声。
西风忽起幽人觉,枕簟凉时向五更。

杂题二首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杂题二首翻译及注释

《杂题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寒雨萧萧桐叶惊,
浪浪还作夜阶声。
西风忽起幽人觉,
枕簟凉时向五更。

中文译文:
寒冷的雨萧萧地打在桐树叶上,发出惊动的声音,
波浪般的声音仍然回荡在夜晚的阶梯上。
西风突然吹起,使幽居的人感觉到,
枕头和床席在凉风中,时光已经接近黎明。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人的情感,传达了孤独寂寞和无望的情绪。诗人通过寒雨、桐叶和夜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西风的突然起来,让幽居的人感到更加孤独,床上的冷意也透露出时间的流逝,黎明即将来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失望。寒雨、桐叶和夜阶的声音描绘出萧瑟凄凉的氛围,强调了孤独的境遇。西风的突然起来更加强调了幽人的孤单感,枕簟凉时向五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无望的情绪。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

这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境遇。它给读者带来一种凄凉的氛围和深深的共鸣,使人感受到孤独和无望的情绪。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内心体验和审美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杂题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tí èr shǒu
杂题二首

hán yǔ xiāo xiāo tóng yè jīng, làng làng hái zuò yè jiē shēng.
寒雨萧萧桐叶惊,浪浪还作夜阶声。
xī fēng hū qǐ yōu rén jué, zhěn diàn liáng shí xiàng wǔ gēng.
西风忽起幽人觉,枕簟凉时向五更。


相关内容11:

巫臣二首

招潘郎饮

昨者

夜来

一亩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荣子雍
    苍茫腊雪欲成泥,又见东风上柳枯。万事过前浑是梦,百年投老只添悲。功名末路收常晚,节物惊心空......
  • 自庐山回过富池隔江遥祷甘公祠求便风至黄沥
    江边古祠吴甘公,往来祭祷严且恭。我离匡山已经宿,舟挽不进篙工慵。沙边朝服遥致祷,浇酒未竟天......
  • 无咎兄赠子方寺丞见约出院奉谒复用原韵上呈
    曹侯骥骨双瞳方,流沙万里志不忘。读书故山兰蕙芳,咳唾不顾尚书郎。参军朔方试所长,奋须决策服......
  • 岁后三日
    春风搅空如怒涛,春日寂寂在蓬蒿。衡门鸟雀舞不下,西园桃李气已娇。天边碧云空漠漠,门外荒草还......
  • 寓寺八首
    江城梅子青时节,嫩紫夭红扫地无。修竹满山连草色,却烦林鸟劝提壶。...
  • 腊日步西园
    三亩寒园春欲回,浅池低树忽飘梅。楚乡万里霜云尽,归雁行行斜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