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十新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2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十新井

宋代  梅尧臣  

浅浅清泉自监开,鳞鳞寒甃未生苔。
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惊欲下来。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十新井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十新井翻译及注释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十新井》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浅浅清泉自监开,
鳞鳞寒甃未生苔。
山中亭午野禽渴,
不畏人惊欲下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新修建的井。清泉从井中自然涌出,水面上泛起微波,井壁上的水痕像鱼鳞一样清晰可见,井壁还没有长出苔藓。在山中的亭子旁,正午时分,野禽口渴了,它们并不害怕人类的惊扰,渴望着飞下来喝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中亭子旁的新井景象。作者以自然的视角观察井水的特点,清泉涌出的水流浅浅地流动,水面上微起涟漪,井壁上的水痕像鱼鳞一样清晰可见,说明水质清澈纯净,井壁还没有生长苔藓,显示出井口的干净整洁。

接着,作者将视线转向山中的亭子,描述了正午时分野禽的情景。由于长时间的飞行或活动,野禽感到口渴,它们不畏惧人类的存在,只为满足自己的渴望而渴望着飞下来喝水。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清泉和野禽成为了诗人表达对自然之美和生命活力的寄托,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同时,这首诗词也借井水和野禽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纯净生活的向往。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十新井拼音读音参考

hé diāo tài bó xīn shù shí tí qí shí xīn jǐng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十新井

jiān jiān qīng quán zì jiān kāi, lín lín hán zhòu wèi shēng tái.
浅浅清泉自监开,鳞鳞寒甃未生苔。
shān zhōng tíng wǔ yě qín kě, bù wèi rén jīng yù xià lái.
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惊欲下来。


相关内容11:

过颖桥怀永叔

二月十四夜霜

次韵景彝春宴

寄达观禅师

韩子华江南安抚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元舆游春次用其韵
    乘闲多远兴,信马与君行。碧树斜通市,清流曲抱城。山花高下色,春鸟短长声。日暮吾庐近,还歌空......
  • 夏日晚霁与崔子登周襄故城
    雨脚收不尽,斜阳半古城。独携幽客步,闲阅老农耕。宝气无人发,阴虫入夜鸣。余非避喧者,坐爱远......
  • 与夏侯绎张唐民游蜀冈大明寺
    秋叶已多蠹,古原看更荒。废城无马入,破冢有孤藏。寒日稍清迥,寒山分漭苍。田衣指白水,此下是......
  • 阳翟县城凝嵩亭
    西北望嵩色,忆上大室时。陟彼已不浅,坐此安能知。今谁绝壁下,但见前峰危。正与曩未异,目存迹......
  • 野田行
    轻雷长陂水,农事乃及辰。茅旌送山鬼,瓦鼓迎田神。青皋暗藏雉,万木欣已春。桑间偶耕者,谁复来......
  • 新韵曾子进早春
    新雷岁旦发声严,冰管寒销细滴檐。花甲将看枝迋斥,蛇鳞不复地中潜。黄河分派来应早,白首归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