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怀悲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4

怀悲

宋代  梅尧臣  

自尔归我家,未尝厌贫窭。
夜终每至子,朝饭辄过午。
十日九食齑,一日傥有脯。
东西十八年,相与同甘苦。
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
尚念临终时,拊我不能语。
此身今虽存,竟当共为土。

怀悲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怀悲翻译及注释

《怀悲》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从你回到我家,我从未嫌弃过贫穷。
夜晚总是过得很晚,早餐常常变成午餐。
十天里有九天吃稀饭,只有一天偶尔有点肉。
我们相互陪伴了十八年,共同分担了苦难。
本以为我们会享受百岁的恩宠,却没想到转眼间就离开了。
我仍然念念不忘你临终时,拍拍我却不能言语。
虽然我还活着,但最终我们都将归于尘土。

诗意:
《怀悲》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思考和感慨。诗中的"你"指代亲近的人,可能是作者的亲人、朋友或伴侣。诗人表达了自己从未嫌弃贫穷、与亲近的人共同度过艰难岁月的情感。他们一起面对了物质匮乏、吃苦受累,但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然而,诗人却没能预料到亲近的人会在一夜之间离去,这让他倍感悲伤。尽管诗人仍然活着,但他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最终我们都将回归尘土。

赏析:
《怀悲》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亲情的感慨,通过描绘平凡的生活细节,展示了人生的无奈和不可预测性。诗人以自己与亲近的人共同度过贫穷岁月的经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然而,生命的无常让他感到悲伤和迷茫,他意识到人生的脆弱和短暂。整首诗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珍贵的人际关系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诗人的怀念和忧伤,读者也能从中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该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亲情和生命的深切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引发了读者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怀悲拼音读音参考

huái bēi
怀悲

zì ěr guī wǒ jiā, wèi cháng yàn pín jù.
自尔归我家,未尝厌贫窭。
yè zhōng měi zhì zi, cháo fàn zhé guò wǔ.
夜终每至子,朝饭辄过午。
shí rì jiǔ shí jī, yī rì tǎng yǒu pú.
十日九食齑,一日傥有脯。
dōng xī shí bā nián, xiāng yǔ tóng gān kǔ.
东西十八年,相与同甘苦。
běn qī bǎi suì ēn, qǐ liào yī xī qù.
本期百岁恩,岂料一夕去。
shàng niàn lín zhōng shí, fǔ wǒ bù néng yǔ.
尚念临终时,拊我不能语。
cǐ shēn jīn suī cún, jìng dāng gòng wèi tǔ.
此身今虽存,竟当共为土。


相关内容11:

淮上杂诗六首

吊矿坑惠灯上人

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张尧夫寺丞改葬挽词
    洛阳交旧里,过半已凋残。在昔义投漆,最先悲阖棺。谁知二纪水,重卜九原安。闻说塞门路,白杨风......
  • 元日
    频年无入合,今日预朝元。丹陛发金奏,侍臣称玉碗。旗旌摇细仗,云雾启千门。却出苍龙阙,衣冠万......
  • 惜春三首
    春色斗空花亦休,绿园深锁更谁游。残枝遗萼不中看,暮雨霏霏起暗愁。...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紫微垣里月光飞,玉佩腰间正陆离。天上去来知几日,蟠桃结子是归时。...
  • 送张中乐屯田知永州
    畏向潇湘行,不入洞庭去。鞍马踏关山,衣裘冒霜露。零陵三千里,楚俗未改故。王泽久已覃,国刑亦......
  • 戏作常娥责
    我昨既赋白兔诗,笑他常娥诚自痴。正值十月十五夜,月开冰团上东篱。毕星在傍如张罗,固谓走失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