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19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

宋代  王安石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

田父结田庐,
聊容一身息。
呼儿取茅竹,
不借乡人力。

起行庐旁朝,
归卧庐下夕。
悠悠各有愿,
勿笑田庐窄。

中文译文:
田中的父亲搭起了田庐,
勉强容下一个人休息。
呼唤孩儿去采茅和竹,
不借用乡亲的力。

清晨离开庐旁朝拜,
黄昏回到庐下安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
请不要嘲笑田庐狭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它描述了田中的父亲建造了一间简陋的田庐,用来休息。作者呼唤孩子去采集茅草和竹子,却不依赖其他乡亲的帮助,自己动手完成。诗中描述了田庐的狭小和简朴,但作者并不因此而感到羞愧,反而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鼓励读者不要嘲笑田庐的狭小。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力更生和朴素生活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农民劳动的敬意和对田庐这种简陋住所的接受和珍视。诗中的田庐象征着朴素的生活和真实的情感,与王安石变法思想中倡导的节俭和务实的理念相契合。

通过简洁的词语和流畅的节奏,诗人展现了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农村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中的田庐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自足,呼应了王安石主张的“心安理得”和“得其所欲,斯人可欲”。

这首诗通过对田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向往自然、珍视简朴生活的情感,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的尊重和对平凡生活的赞美,体现了王安石思想中的一种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怀。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拼音读音参考

hé shèng yú nóng jù shī shí wǔ shǒu qí yī tián lú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一田庐

tián fù jié tián lú, liáo róng yī shēn xī.
田父结田庐,聊容一身息。
hū ér qǔ máo zhú, bù jiè xiāng rén lì.
呼儿取茅竹,不借乡人力。
qǐ xíng lú páng cháo, guī wò lú xià xī.
起行庐旁朝,归卧庐下夕。
yōu yōu gè yǒu yuàn, wù xiào tián lú zhǎi.
悠悠各有愿,勿笑田庐窄。


相关内容11:

蒋山手种松

江亭晚眺

送张公仪宰安丰

怀府园

示李叔时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关外寻君信马蹄,漫成诗句任天倪。花枝到眼春相照,山色侵衣晚自迷。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
  • 示黄吉甫
    三山半落青天外,势比凌歊宋武台。尘世难逢开口笑,生前相遇且衔杯。...
  • 文元贾公挽辞二首
    铭旌萧飒九秋风,薤露悲歌落月中。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名垂竹帛书勋在,神寄丹青审......
  • 跃马泉
    古水缩蛟螭,憎山欲隳突。山只来伐之,半岭跳啮膝。玉珂鸣塞空,组练光照日。崩腾赴不测,一陷常......
  •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五上巳闻苑中乐声书事
    苑中谁得从春游,想见渐台瓦欲流。御水曲随花影转,宫云低绕乐声留。年华未破清明节,日暮初回祓......
  • 过皖口
    皖城西去百重山,陈迹今埋杳霭间。白发行藏空自感,春风江水照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