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安石
2025-07-24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

宋代  王安石  

衰容一见便疑真,李子挥毫故有神。
欲去锺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翻译及注释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是一首宋代王安石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衰容一见便疑真,
李子挥毫故有神。
欲去锺山终不忍,
谢渠分我死前身。

诗意: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寄给金陵的传神者李士云的一封信。王安石在信中表达了对李士云的赞赏和感激之情。诗词主题围绕着李士云的传神之才展开,表达了王安石对李士云才华横溢、艺术造诣高超的敬佩之情。诗词中还暗含了王安石对自己衰老容颜的自嘲和对离开锺山(指官场)的不舍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对李士云的赞美之情,并通过对自己衰老容颜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衰容一见便疑真:
"衰容"指的是作者自己容颜的衰老和不堪,他描述自己一见到李士云就怀疑自己的容颜是否真实。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对自己容颜的自嘲,突显出李士云传神的才能和艺术造诣。

李子挥毫故有神:
"李子"指的是李士云,"挥毫"表示他的书法和绘画技艺。这句话表达了李士云的艺术才华高超,他笔下的作品有着神奇的魅力和生动的表现力。

欲去锺山终不忍:
"欲去锺山"指作者有意离开官场,不再从政。"锺山"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官场的象征。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离开官场的不舍之情,可能是因为他对政治事务的热爱或者对权力的向往。

谢渠分我死前身:
"谢渠"指的是作者自己,"分我死前身"表示作者希望将自己的精神和才能传承给李士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李士云的赞赏和希望,希望他能在自己去世之前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事业。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士云传神才华的赞美,展示了王安石对李士云的敬佩和推崇之情。同时,通过对自己衰老容颜和离开官场的描述,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对功名利禄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思考,充满了对艺术才能和人生意义的思索。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拼音读音参考

jì jīn líng chuán shén zhě lǐ shì yún
寄金陵传神者李士云

shuāi róng yī jiàn biàn yí zhēn, lǐ zǐ huī háo gù yǒu shén.
衰容一见便疑真,李子挥毫故有神。
yù qù zhōng shān zhōng bù rěn, xiè qú fēn wǒ sǐ qián shēn.
欲去锺山终不忍,谢渠分我死前身。


相关内容11:

重过余婆冈市

段约之园亭

霾风

次韵唐彦猷华亭十咏其六陆瑁养鱼池

酬吴仲庶小园之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题北山隐居王闲叟壁
    荒村日午未开门,雨後余花满地存。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三襏襫
    采采霜露下,披披烟雨中。薄茅以为友,短褐相与同。勿妒市门人,绮纨被奴僮。当惭边城戍,擐甲徂......
  • 勿去草
    勿去草,草无恶。若比世俗俗浮薄。君不见长安卿家,公卿盛时客如麻。公卿去後门无车,惟有芳草年......
  •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
    风驶柳条乾,驼裘未胜寒。殷懃陌上日,为客暖征鞍。...
  • 霹雳沟
    霹雳沟西路,柴荆四五家。忆曾骑款段,随音入桃花。...
  • 送李屯田守桂阳二首
    泊船香炉峰,始与子相识。寄书邗江上,诒我峰下石。缘以湘水竹,携持与南北。永怀故人欢,不愿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