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江州景德长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12

赠江州景德长老

宋代  苏轼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赠江州景德长老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赠江州景德长老翻译及注释

《赠江州景德长老》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足高僧解达观,
安排春事满幽栏。
不须天女来相试,
总把空花眼里看。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向江州景德寺的长老致敬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个高僧解达观,他赤脚行走,安排着寺院里的春景,使得寺院的幽静之处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诗人表达了对这位高僧的赞美和敬佩,他认为解达观的洞察力超越了凡人,即使没有天女仙子的出现,他也能通过空花的眼睛看到一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景德寺的春景和其中的解达观长老。首句“白足高僧解达观”直接点明了高僧的特征,他的足上白无纤尘,凸显了他的洁净和超然。接着,诗人描述了解达观在寺院中安排春事的情景,寺院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春意盎然。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春景的描绘上,而是通过“不须天女来相试”这一句,表达了解达观超凡洞察的能力。他能透过空花的眼睛看到所有的事物,这是超越了人们常人所能理解的。整首诗情景交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解达观的赞赏和景德寺春景的描绘,同时也凸显了佛教思想中对于洞察力和超越尘世的追求。

赠江州景德长老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jiāng zhōu jǐng dé zhǎng lǎo
赠江州景德长老

bái zú gāo sēng jiě dá guān, ān pái chūn shì mǎn yōu lán.
白足高僧解达观,安排春事满幽栏。
bù xū tiān nǚ lái xiāng shì, zǒng bǎ kōng huā yǎn lǐ kàn.
不须天女来相试,总把空花眼里看。


相关内容11:

吊李台卿(并叙)

己未十月十五日狱中恭闻太皇太后不豫有赦作

碣石庵戏赠湛庵主

柏石图诗(并叙)

八阵碛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僧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笠重吴山雪,鞋香楚地花。他年访禅室,宁惮路......
  • 周夫人挽词
    教子通经古所贤,安贫守道节尤坚。当熊遣烈传家世,投烛诸郎慰眼前。不待金花书诰命,忽惊玉树掩......
  • 送杨杰(并叙)
    无为子尝奉使登太山绝顶,鸡一鸣,见日出。又尝以事过华山,重九日饮酒莲花峰上。今乃奉诏与高丽......
  • 阆水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
  • 初秋寄子由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随去。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藜羹对书史,挥汗与......
  • 万松亭
    十年栽种百年规,好德无人助我仪。县令若同仓庾氏,亭松应长子孙枝。天公不救斧斤厄,野火解怜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