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珪
2025-07-19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

宋代  王珪  

九衢车马嚣嚣地,偶过禅房得暂间。
畏景未移天正午,凉风已到殿中间。
瓜余玉箸鹢烦肺,冰满银壶照病颜。
向晚斗城趋禁直,怳疑身不在尘寰。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作者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翻译及注释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是宋代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天里来到普净院避暑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禅房的赞美。

诗词中描绘了忙碌的车马在繁忙的大街上嘈杂行驶,作者偶然经过禅房,得以暂时停留。虽然正午的烈日仍然让人感到炎热,但凉风已经吹进了殿中间,给人一丝清凉。

诗中以瓜和玉箸、鹢和烦肺、冰和银壶作对比,瓜和箸象征着夏季的热气和俗世的烦扰,而鹢和烦肺则象征着凉爽和宁静。冰满银壶的形象照亮了病患者的脸庞,也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的渴望和对疾病的抚慰。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傍晚时分匆忙前往斗城,趋向禁直的情景。这里的斗城和禁直都是指官府,作者在急速行进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自己的身体并不在尘世之中。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描绘出一个夏日避暑的场景。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清凉的渴望、对禅房的赞美以及对尘世的疑惑。这首诗既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禅宗的热爱,又通过对疾病和尘世的思考,蕴含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情怀。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拼音读音参考

pǔ jìng yuàn bì shǔ chéng lù zi lǚ xué shì
普净院避暑呈陆子履学士

jiǔ qú chē mǎ xiāo xiāo dì, ǒu guò chán fáng dé zàn jiān.
九衢车马嚣嚣地,偶过禅房得暂间。
wèi jǐng wèi yí tiān zhèng wǔ, liáng fēng yǐ dào diàn zhōng jiān.
畏景未移天正午,凉风已到殿中间。
guā yú yù zhù yì fán fèi, bīng mǎn yín hú zhào bìng yán.
瓜余玉箸鹢烦肺,冰满银壶照病颜。
xiàng wǎn dòu chéng qū jìn zhí, huǎng yí shēn bù zài chén huán.
向晚斗城趋禁直,怳疑身不在尘寰。


相关内容11: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资善御筵送刑部侍郎致仕李受归庐山山

依韵和景彝观刑部厅燕侍郎画山水二首

冀馆春夕见月

和王景彝中丞衰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立春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云捧楼台切绛霄,太平天子未央朝。螃家春色年年好,万寿觞前奏九韶。...
  •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沉沉池阁乍凉天,坐爱莲薰夜不眠。却忆北门曾候对,半帘斜月玉堂前。...
  • 和公仪小桃绝句
    粉闱飘雪对清晨,二月桃花始见春。莫向东风恨开晚,凤城犹有未归人。...
  • 奉和御製读后周书
    思道怀廉慎,童年类老成。郡豪尝讋服,边寇亦清平。临难输忠节,辞荣保令名。贤哉蹈仁义,举世可......
  • 挽贡南漪三首
    秀野春如绮,平湖水拍天。商诗凉月夜,把酒狎鸥边。秋柏已成实,寒花谁为妍。伤心耆旧尽,何用慰......
  • 赠太子太傅李康靖公挽词二首
    陪幄方图政,安车遂告年。帝求惇史善,人叹大夫贤。故馆西州路,佳城京兆阡。惟应旧游客,堕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