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9-07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

宋代  陈师道  

酷暑不可处,相将寻昼凉。
清谈廕广厦,甘寝就匡床。
莲剥明珠滑,瓜浮绀玉香。
因知北窗卧,自信出羲皇。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翻译及注释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主题是逃避酷暑,与苏轼一同来到法惠寺避暑。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起躲过酷暑,寻找白天的凉爽。
在清谈中休憩,享受广阔的厦门。
舒适地躺在凉席上,安然入睡。
剥开莲花,明珠滑落;瓜浮水上,绀色玉香。
因为知道北窗能凉快,自信地出羲皇的世界。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苏轼一同避暑的情景。酷热难耐,他们共同寻找白天的凉爽,选择来到法惠寺。在这里,他们以闲暇谈心为乐,享受清谈的乐趣。他们舒适地躺在凉席上,安然入睡,抛开了尘世的烦忧。诗中还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莲花剥开,明珠滑落,瓜浮水上,绀色玉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最后,作者提到北窗,意味着北窗的凉爽和清新,给人以希望和自信,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新、舒适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苏轼一同避暑的情景,展示了夏日避暑的愉悦与宁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酷暑与凉爽、尘世烦忧与清谈乐趣相对照,突出了作者对避暑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最后一句提到北窗,给人以希望和自信,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对避暑的描绘,表达了对凉爽和宁静的向往,同时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以清新、舒适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避暑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夏日中的宁静和愉悦。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共鸣。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sū bù yí bì shǔ fǎ huì sì
同苏不疑避暑法惠寺

kù shǔ bù kě chù, xiāng jiāng xún zhòu liáng.
酷暑不可处,相将寻昼凉。
qīng tán yìn guǎng shà, gān qǐn jiù kuāng chuáng.
清谈廕广厦,甘寝就匡床。
lián bō míng zhū huá, guā fú gàn yù xiāng.
莲剥明珠滑,瓜浮绀玉香。
yīn zhī běi chuāng wò, zì xìn chū xī huáng.
因知北窗卧,自信出羲皇。


相关内容11:

谢贇闍梨见访

秋怀示黄预

僧慧僧利同往南山

送仁山主兼寄西堂园澄禅师

别黄徐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早春
    度腊不成雪,迎年遽得春。冰开还旧渌,鱼喜跃修鳞。柳及年年发,愁随日日新。老怀吾自异,不是故......
  • 晚望
    黑云映黄槐,更著白鸟度。蝉鸣不余力,蛙腹能许怒。称目有佳思,侧迳无好步。兴来成独往,意得谁......
  • 拟李义山柳枝词五首
    雨叶不自持,风花故入衣。飞花已无定,忍著恶风吹。...
  • 和黄充出游三首
    右坊左里远相求,东度南登称意游。已著连峰妨目极,不应疾雨使心休。...
  • 次韵答秦少章
    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缥缈鸿鹄上,众目焉能玩。子从淮海来,一喙当百难。师儒有韩孟,拭目互......
  • 次韵观月
    风云随落日,河汉欲回天。隔巷如千里,还家已再圆。帘疏分细细,江净共娟娟。他日吾何适,听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