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杜侍郎挽词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24

杜侍郎挽词三首

宋代  陈师道  

身去风流在,人难玉石分。
平生才一见,治行已多闻。
更觉知音少,还修地下文。
他年九原泪,仍是两冯君。

杜侍郎挽词三首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杜侍郎挽词三首翻译及注释

《杜侍郎挽词三首》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流之身已离世,
玉石难以分散人。
平生才华只一见,
治国行事多所闻。
感叹知音稀少得,
将修文采入地底。
他年在九原地上,
依然是两冯君。

诗意:
这首诗词是陈师道挽词的三首之一,表达了对逝去的杜侍郎的追念之情。杜侍郎风流倜傥的身姿已经离开人世,他的才华和品德都无法以珍贵的玉石般分散给世人。陈师道称赞杜侍郎一生才华出众,治理国家的行事风范广为人知。然而,他却感叹知音难得,只能将自己的才华埋葬在地下。最后,诗人寄望着未来,在九原之地,依然有人会流泪并怀念杜侍郎,这个人可能就是两冯君。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朴素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陈师道对杜侍郎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人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杜侍郎的风采和品德,他的才华和治国之道广为人知。然而,诗人对于知音的稀少和才华的黯然失色感到遗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杜侍郎的永恒怀念,将其寄托于未来的两冯君。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感慨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友谊和才情的追求与珍视。

杜侍郎挽词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dù shì láng wǎn cí sān shǒu
杜侍郎挽词三首

shēn qù fēng liú zài, rén nán yù shí fēn.
身去风流在,人难玉石分。
píng shēng cái yī jiàn, zhì xíng yǐ duō wén.
平生才一见,治行已多闻。
gèng jué zhī yīn shǎo, hái xiū dì xià wén.
更觉知音少,还修地下文。
tā nián jiǔ yuán lèi, réng shì liǎng féng jūn.
他年九原泪,仍是两冯君。


相关内容11:

寄北山顺法师二首

谢田氏

次韵寄答晁无咎

和彦詹题远轩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轩
    少日书林颇著勋,暮年贪佛替论文。铜炉瓦枕芒鞋里,此外惟须对此君。...
  • 次韵答学者四首
    太阿无前锋不缺,铅刀不堪供一切。至柔绕指刚则折,善而藏之光夺月。...
  • 和张次道再游翠岩之作
    去岁寻山有旧题,重来似与故人期。回峦俯仰如迎客,流水喧鸣拟索诗。岭路依危通鸟过,吾身趁健白......
  • 再到钱塘呈会宗伯益
    负笈重来感旧游,流年衰鬓两经秋。湖山依旧浑相识,风月愁人不自由。尚有故交重冷榻,可堪归梦到......
  • 和苏公洞庭春色
    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来输步兵厨,酿作青田酒。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方从罗浮山,已作南......
  • 赠二苏公
    岷峨之山中巴江,桂椒柟栌枫柞樟。青金黄玉丹砂良,兽皮鸟羽不足当。异人间出骇四方,严王陈李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