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天台书事十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24

天台书事十三首

宋代  曹勋  

终日飞霙下远空,冷回帘幕怯东风。
瑞香满槛深遮映,怕损亭亭紫锦笼。

天台书事十三首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天台书事十三首翻译及注释

《天台书事十三首》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景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情感。

诗意:
在这个冬日里,天空中飘洒着绵密的雪花,它们像飞舞的霙(雾凇)一样,不断地从高空中落下来。冷风迎面吹来,使得回廊幕帘不敢轻易挪动,似乎怯懦地躲避着东风的寒意。香气弥漫在院子里,瑞雪覆盖着门槛,深深地覆盖着一切,仿佛怕损害了那娇美的紫色锦缎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色,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细致观察。首句“终日飞霙下远空”以雪花飞舞的景象为描写,展现了冬日的寒冷和静谧。接着,“冷回帘幕怯东风”用冷风吹拂回廊幕帘的形象,传递出东风带来的刺骨寒意,使得帘幕不敢轻易移动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瑞香满槛深遮映,怕损亭亭紫锦笼”通过雪花覆盖门槛和锦缎笼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的宁静和纯洁。作者使用了“瑞香”来形容雪花,将雪花的洁白与香气相联系,形成一种视觉和嗅觉上的联想。同时,他使用“深遮映”来形容雪花的厚重,强调了雪花对景物的遮盖。最后一句“怕损亭亭紫锦笼”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保护之情,紫锦笼象征着娇美而珍贵的事物,作者希望雪花不要损坏它的完美。

整首诗以雪花为主题,通过对冬日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构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纯洁与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保护它们的珍视之情。

天台书事十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tiān tāi shū shì shí sān shǒu
天台书事十三首

zhōng rì fēi yīng xià yuǎn kōng, lěng huí lián mù qiè dōng fēng.
终日飞霙下远空,冷回帘幕怯东风。
ruì xiāng mǎn kǎn shēn zhē yìng, pà sǔn tíng tíng zǐ jǐn lóng.
瑞香满槛深遮映,怕损亭亭紫锦笼。


相关内容11:

和孙倅见贻八首

和王应夫见贻六首

上塘值清明八首

游庐山将归有作二首

和贺子忱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梦中作四首
    八景云舆驾六龙,东方常御太和风。箫笳冉冉升黄道,冠剑重重拜木公。...
  • 天台书事十三首
    南窗面日北窗寒,终日南窗体甚安。向道老来惟倦坐,看销一缕篆烟残。...
  • 久别黄虚中忽会又别二诗道意
    苹满烟沙柳满洲,绿荷风软转船头。发篷亟作恁麽去,许事肯令如是休。自有文章追洛下,莫缘誉处厌......
  • 松窗用杜句为韵和以棋酒为意十首
    相君有妙理,芳醪正所应。红妆艳绮席,翠幕张华灯。...
  • 久雨三首
    五月正阳月,何尝与两期。浃旬檐溜注,冞夕水声驰。古屋床床漏,苔墙堵堵隳。子桑谁复饷,勾漏政......
  • 陈太夫人挽章二首
    有子贤仍贵,成家际盛时。清修勤且俭,御下爱而慈。忽忽辞荣养,哀哀见孝思。几筵将启绋,惨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