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偶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9

偶吟

唐代  白居易  

里巷多通水,林园尽不扃。
松身为外户,池面是中庭。
元氏诗三帙,陈家酒一瓶。
醉来狂发咏,邻女映篱听。

偶吟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偶吟翻译及注释

《偶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里巷多通水,林园尽不扃。
松身为外户,池面是中庭。
元氏诗三帙,陈家酒一瓶。
醉来狂发咏,邻女映篱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闲适和愉悦心情,以及他对诗歌和酒的热爱。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醉酒吟咏,引起了邻近女子的倾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场景,展示了白居易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赏析:

- 里巷多通水,林园尽不扃(水,通:“透”,扃:“关”):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居住的地方,里巷中有水流经,林园之地没有围墙封闭。这种环境给人一种开放、自由的感觉。

- 松身为外户,池面是中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居所。诗人的房屋由松树作为门户,池塘成为中庭。松树作为门户象征着诗人的家门向外敞开,而池塘则成为室内生活的一部分,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 元氏诗三帙,陈家酒一瓶:这两句提到了元氏的诗集和陈家的美酒,暗示诗人精通诗歌,并且喜欢品酒。元氏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集有三册,说明诗人在诗歌方面的造诣。陈家的酒则象征着美酒佳肴,与诗歌一同成为诗人愉悦生活的一部分。

- 醉来狂发咏,邻女映篱听:这两句描述了诗人醉酒后狂放地吟咏诗歌,引起了邻近女子的倾听。这里的“邻女”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邻居,她们被诗人的吟咏所吸引,停下手中的活计来倾听。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表达个人心情和生活情趣,展示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和美酒的热爱,并通过醉酒吟咏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周围的人们。

偶吟拼音读音参考

ǒu yín
偶吟

lǐ xiàng duō tōng shuǐ, lín yuán jǐn bù jiōng.
里巷多通水,林园尽不扃。
sōng shēn wéi wài hù, chí miàn shì zhōng tíng.
松身为外户,池面是中庭。
yuán shì shī sān zhì, chén jiā jiǔ yī píng.
元氏诗三帙,陈家酒一瓶。
zuì lái kuáng fā yǒng, lín nǚ yìng lí tīng.
醉来狂发咏,邻女映篱听。


相关内容11:

冬日早起闲咏

对镜

六十拜河南尹

吟四虽(杂言)

小台晚坐忆梦得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香山下卜居
    老须为老计,老计在抽簪。山下初投足,人间久息心。乱藤遮石壁,绝涧护云林。若要深藏处,无如此......
  • 和令公问刘宾客归来称意无之作
    水南秋一半,风景未萧条。皂盖回沙苑,蓝舆上洛桥。闲尝黄菊酒,醉唱紫芝谣。称意那劳问,请钱不......
  • 题文集柜
    破柏作书柜,柜牢柏复坚。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后七十卷,小大三......
  • 奉和晋公侍中蒙除留守行及洛师感悦发中斐然成咏之作
    鸾凤翱翔在寥廓,貂蝉萧洒出埃尘。致成尧舜升平代,收得夔龙强健身。抛掷功名还史册,分张欢乐与......
  • 诏下
    昨日诏下去罪人,今日诏下得贤臣。进退者谁非我事,世间宠辱常纷纷。我心与世两相忘,时事虽闻如......
  • 题王家庄临水柳亭
    弱柳缘堤种,虚亭压水开。条疑逐风去,波欲上阶来。翠羽偷鱼入,红腰学舞回。春愁正无绪,争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