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6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

唐代  白居易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翻译及注释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檀文桂苦雕镌,
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我无材老樗否,
一枝不损尽天年。

诗意:
这首诗以林下的樗树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身世的思考和对生命的领悟。樗树是一种木质坚硬,常被用于雕刻的树种,而诗中的樗树却是老朽无能的,没有被雕刻成有价值的艺术品,仅仅是一株自然生长的树。诗人通过自比樗树,表达了对自己才华平庸、无法成就大事的无奈和自省。

赏析:
这首诗深邃而含蓄,通过对樗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首句"香檀文桂苦雕镌"以雕镌的方式描绘了樗树的坚硬和不易被改变的特性。第二句"生理何曾得自全"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无奈,意味着自己的才华和潜力未能得到完全的发挥和实现。接下来的两句"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认知,他承认自己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才能,但他依然坚守自己的本真,不愿虚度光阴。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接受和对生命的深刻领悟,他意识到即使自己不能成为名门之后,但仍然希望能够像樗树一样,度过一生,不负光阴。

整首诗通过对樗树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人生的思考。诗人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庸,但在平凡中仍然追求一种坚守和守正的精神。这种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对生命的领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一种宿命意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也反映出了白居易独特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拼音读音参考

shān zhōng wǔ jué jù lín xià chū
山中五绝句·林下樗

xiāng tán wén guì kǔ diāo juān, shēng lǐ hé zēng dé zì quán.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zhī wǒ wú cái lǎo chū fǒu, yī zhī bù sǔn jǐn tiān nián.
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相关内容11:

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

戒药

寄张源

病中赴袁州次香馆

三谣·蟠木谣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偶题
    迟日新妆游冶娘,盈盈彩艇白莲塘。掬水远湿岸边郎,红绡缕中玉钏光。...
  • 闲坐
    婆娑放鸡犬,嬉戏任儿童。闲坐槐阴下,开襟向晚风。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人物何相称,居然田......
  • 七老会诗(浑年七十七)
    幽亭春尽共为欢,印绶居身是大官。遁迹岂劳登远岫,垂丝何必坐谿磻。诗联六韵犹应易,酒饮三杯未......
  • 题李昭训山水
    卜筑藏修地自偏,尊前诗酒集群贤。半岩松暝时藏鹤,一枕秋声夜听泉。风月谩劳酬逸兴,渔樵随处度......
  • 七老会诗(皎年八十八)
    休官罢任已闲居,林苑园亭兴有馀。对酒最宜花藻发,邀欢不厌柳条初。低腰醉舞垂绯袖,击筑讴歌任......
  • 闲居
    风雨萧条秋少客,门庭冷静昼多关。金羁骆马近卖却,罗袖柳枝寻放还。书卷略寻聊取睡,酒杯浅把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