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朱庆馀
2025-09-09

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

唐代  朱庆馀  

语低清貌似休粮,称著朱衣入草堂。
销暑近来无别物,桂阴当午满绳床。

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翻译及注释

诗词:《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
朝代:唐代
作者:朱庆馀

语低清貌似休粮,
称著朱衣入草堂。
销暑近来无别物,
桂阴当午满绳床。

中文译文:
言语低声,清秀貌如停歇般静默,
身披朱红衣裳,踏入茂密的林下小屋。
盛夏即将过去,没有其他事物,
桂树的阴凉在正午时分充满了绳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描述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图景。诗人以自身的形象出现在林间小屋,他谦逊地低声说话,面貌清秀,像是停止了粮食的供应。他穿着鲜艳的朱红衣裳,进入了草木繁茂的居所。夏日的酷暑即将过去,此时周围没有其他的繁忙事物,只有桂树的阴凉在正午时分洒满了绳床。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形象和环境,展示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然的心境。他选择了林下的小屋作为居所,融入了大自然的怀抱。诗中的朱红衣裳是对自身地位的象征,但诗人并没有过多强调,而是更注重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舒适。

诗人描述的桂阴满床的画面,给人一种凉爽宜人的感觉。正午时分,桂树的阴凉遮蔽了绳床,这种景象象征着世俗的烦恼和繁忙在这里被抛开。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倚重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舒适生活的追求,同时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抗拒。这首诗充满了宁静、安逸和平和的氛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对心灵的慰藉。

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拼音读音参考

lín xià zhāo hú zhǎng guān yī zuò jì zhāo hú míng fǔ
林下招胡长官(一作寄招胡明府)

yǔ dī qīng mào sì xiū liáng, chēng zhe zhū yī rù cǎo táng.
语低清貌似休粮,称著朱衣入草堂。
xiāo shǔ jìn lái wú bié wù, guì yīn dāng wǔ mǎn shéng chuáng.
销暑近来无别物,桂阴当午满绳床。


相关内容11:

和处州韦使君新开南溪

胡渭州

题苏州灵岩寺

南徐春日怀古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过旧宅(一作题王侯废宅)
    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更无新燕来巢屋,唯有闲人去看花。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
  • 奉和大梁相公同张员外重九日宴集
    重九思嘉节,追欢从谢公。酒清欺玉露,菊盛愧金风。不待秋蟾白,须沈落照红。更将门下客,酬和管......
  • 寻僧
    吟背春城出草迟,天晴紫阁赴僧期。山边树下行人少,一派新泉日午时。...
  • 送走马使
    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惯将喉舌传军好,马迹铃声遍两河。...
  • 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空感迢迢事,荣归在......
  • 别蕲春王判官
    四十年来真久故,三千里外暂相逢。今日一杯成远别,烟波眇眇恨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