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秋日有寄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20

秋日有寄

唐代  罗隐  

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
只有百神朝宝镜,永无纤浪犯虚舟。
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
东去西来人不会,上卿踪迹本玄洲。

秋日有寄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秋日有寄翻译及注释

《秋日有寄》是唐代罗隐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事物的厌倦和返璞归真的愿望。

诗中的第一联“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意味着作者在世俗事物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通过描绘自己回头看尽人间事物的意象,表达了对尘世的烦忧和对世间事物的厌倦。他想要离开这个世界,回归内心的安宁。

第二联“只有百神朝宝镜,永无纤浪犯虚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向往。他将自然界比作宝镜,把自己的虚舟比作细小的波浪。他想要远离尘世的浮躁与短暂,去融入大自然的永恒与宁静之中。

第三联“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描述了作者离开尘世,寻找内心平静和解脱的过程。他曾经在铁瓮(指古代监狱)中当过监官,现在在金陵(南京)游玩,但他意识到无论在哪里,都无法真正逃离尘世的束缚。

最后一联“东去西来人不会,上卿踪迹本玄洲。”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孤独。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很难与他人产生真正的接触和理解。他与尘世的联系已经断裂,他的归宿是在内心寻找的玄洲(指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尘世的艰难与无奈、返璞归真的向往和对内心归宿的渴望。它透过作者的思维和感受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心灵的寄托。

秋日有寄拼音读音参考

qiū rì yǒu jì
秋日有寄

dān qīng wèi hé biàn huí tóu, jiàn jìn rén jiān shì shǐ xiū.
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
zhǐ yǒu bǎi shén cháo bǎo jìng,
只有百神朝宝镜,
yǒng wú xiān làng fàn xū zhōu.
永无纤浪犯虚舟。
céng lín tiě wèng suī fēn zhí, jìn dé jīn líng yì ǒu yóu.
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
dōng qù xī lái rén bú huì, shàng qīng zōng jī běn xuán zhōu.
东去西来人不会,上卿踪迹本玄洲。


相关内容11:

春日独游禅智寺

春日登上元石头故城

萤二首

巴南旅泊

隐尝在江陵忝故中令白公叨蒙知遇…遂成长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道中有感
    一醉六十日,一裘三十年。年华经几日,日日掉征鞭。...
  • 县斋秋晚酬友人朱瓒见寄
    中和节后捧琼瑰,坐读行吟数月来。只叹雕龙方擅价,不知赪尾竟空回。千枝白露陶潜柳,百尺黄金郭......
  • 投所思
    憔悴长安何所为,旅魂穷命自相疑。满川碧嶂无归日,一榻红尘有泪时。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
  • 寄渭北徐从事
    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官秩旧参荀秘监,樽罍今伴霍嫖姚。科随鹄箭频曾中,礼向侯弓以......
  • 寄黔中王从事
    故人刀笔事军书,南转黔江半月馀。别后乡关情几许,近来诗酒兴何如。贪将醉袖矜莺谷,不把瑶缄附......
  • 送霅川郑员外
    明时塞诏列分麾,东拥朱轮出帝畿。铜虎贵提天子印,银鱼荣傍老莱衣。歌听茗坞春山暖,诗咏蘋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