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郑畋
2025-09-10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

唐代  郑畋  

蜜炬殷红画不如,且将归去照吾庐。
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作者简介

郑畋(823-882),字台文,河南 荥阳人,会昌二年(842)进士及第。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诗一卷,。《全唐诗》录存十六首。性宽厚,能诗文。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翻译及注释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是唐代诗人郑畋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原文是:“蜜炬殷红画不如,且将归去照吾庐。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

译文:
美得如同蜜炬的红烛,
还是把它带回去照亮我的小屋。
最近发生了三件令我高兴的事,
灵感让我创作了一些优美的诗篇。

这首诗以一种轻松愉悦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诗中的“蜜炬殷红画不如”形象地描绘了红烛的美丽和灼灼生辉,暗示着诗人创作的灵感饱满,散发出无穷的光芒。诗人用“蜜炬”形容红烛,通过对烛光的比喻,把自己灵感的源泉与外部世界的美景相结合,显示了诗人对生活和创作的热爱。

诗人通过“归去照吾庐”,表达了将这份美丽带回家中,让它点燃自己的小屋,照亮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愿望。这一行也暗含了诗人对家庭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诗人展示了他最近得到的三件令他高兴的事情。这可能指的是他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好运气,而他的诗创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了认可和赞扬。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真诚和才华。通过描绘美丽的红烛和自己的创作灵感,诗人借用外在的景物来凸显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轻松愉悦的诗意。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yǐn guī shè rén jì hóng zhú
酬隐珪舍人寄红烛

mì jù yān hóng huà bù rú, qiě jiāng guī qù zhào wú lú.
蜜炬殷红画不如,且将归去照吾庐。
jīn lái bìng dé sān bān shì, líng yùn shī piān yì shǎo shū.
今来并得三般事,灵运诗篇逸少书。


相关内容11:

凌云寺

送柳秀才往连州看弟

太原使院晚出

通仙洞

大云池泛舟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曹侍御见寄
    儒道苦不胜,迩来惟慕禅。触途非巧者,于世分沉然。要地羞难入,闲居钝更便。清和挑菜食,闷寂闭......
  • 题九华山
    忆闻九华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窥仰会无缘。罢职池阳时,复遭迎送牵。因兹契诚愿,瞩望枕......
  • 升平词十首(乐府作升平乐)
    瑞气绕宫楼,皇居信上游。远冈连圣祚,平地载神州。会合皆重译,潺湲近八流。中兴岂假问,据此自......
  •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晓发碧水阳,暝宿金山寺。松风洒寒雨,淅沥醒馀醉。夜中香积饭,蔬粒俱精异。境寂灭尘愁,神高得......
  • 监郡犍为舟中寓题寄同舍
    一寝闲身万事空,任天教作假文翁。旗穿岛树孤舟上,家在山亭每日中。叠果盘餐丹橘地,若花床席早......
  • 舟中酬杨中丞春早见寄
    锦楼春望忆丹楹,更遇高情说早莺。江上境寒吟不得,湿风梅雨满船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