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崔若砺令源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朱翌
2025-09-03

送崔若砺令源

宋代  朱翌  

双凫飞出九重关,带得中原气象还。
抵死欲留之子住,吹笙要伴老夫闲。
草荒白鹤峰前宅,云散黄龙洞口山。
茉莉素馨闻已熟,妙香从此剩熏班。

送崔若砺令源作者简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送崔若砺令源翻译及注释

《送崔若砺令源》是宋代朱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双凫飞出九重关,
带得中原气象还。
抵死欲留之子住,
吹笙要伴老夫闲。
草荒白鹤峰前宅,
云散黄龙洞口山。
茉莉素馨闻已熟,
妙香从此剩熏班。

诗意:
这首诗词是朱翌写给崔若砺的送别作品。诗人描述了双凫飞离九重关,带回了中原的风景。他表达了欲留崔若砺之子住下来的意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吹笙作乐,与老伴享受晚年的愿望。诗中还描绘了草荒、白鹤峰前的宅院,以及云散、黄龙洞口山的景色。最后,诗人提到了茉莉花的香气,暗示着这种美好香气将一直留存下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情感和愿望。首句以双凫飞离九重关作为开篇,给人以离别的感觉,同时暗示着即将远行的友人将会带回中原的风景和气象,使得中原地区重新焕发生机。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不舍之情,他希望友人的子孙能够留在中原,与他共同度过晚年,吹笙作乐,共享安宁与欢乐。

第四句描绘了草荒和宅院,可能暗示着友人离去后的凄凉景象,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接着的两句通过描绘云散和山脉,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前面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一句以茉莉花的香气作为收束,意味着这种美好的香气将会一直留存下来,暗示着友人的离去不会使美好的回忆消逝。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祝福,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离别和变迁中的美与忧伤。

送崔若砺令源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cuī ruò lì lìng yuán
送崔若砺令源

shuāng fú fēi chū jiǔ zhòng guān, dài dé zhòng yuán qì xiàng hái.
双凫飞出九重关,带得中原气象还。
dǐ sǐ yù liú zhī zǐ zhù, chuī shēng yào bàn lǎo fū xián.
抵死欲留之子住,吹笙要伴老夫闲。
cǎo huāng bái hè fēng qián zhái, yún sàn huáng lóng dòng kǒu shān.
草荒白鹤峰前宅,云散黄龙洞口山。
mò lì sù xīn wén yǐ shú, miào xiāng cóng cǐ shèng xūn bān.
茉莉素馨闻已熟,妙香从此剩熏班。


相关内容11:

径山白虎寺诗

万竹亭

寄鸬鹚源方允迪江子我

次韵俞路分见寄

送江子我归严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王令收桂花蜜渍埳地瘗三月启之如新
    桂花老月窟,堕地散金蕊。长忧风雨余,失此香旖旎。抚树三叹息,留花姑少俟。枕中有仙方,解使香......
  • 刘建州母夫人难氏挽章
    慈颜推寿相,懿范在吾乡。不待黄堂养,空遗紫诰藏。板舆悲骑省,板舆悲骑省,鹤客吊龙骧。风卷铭......
  • 次聪父见遗韵
    拙速还知胜巧迟,男儿功业要逢时。不妨唾面辱高马,似有泥坑规病鸱。老去尚堪苏子印,兴来须到习......
  • 东津送方务德
    一年痴雨令人瘦,三日佳晴送子回。何以赠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黄金罍。寻春出郭非聊尔,下水行舟亦......
  • 句
    蘼芜敷绿叶,系出蛾眉阴。...
  • 邓提举留诗南华予后五日入山次韵
    有句谁知李似阴,好奇仍许杜犹岑。后期五日来圯下,面壁九年参少林。瘴鬼安能惊鹤众,地灵何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