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8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宋代  苏辙  

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
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
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余。
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翻译及注释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
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
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余。
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为逝去的嫂子蒲氏所作的挽词。诗人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对逝去嫂子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表达了苏辙在官场中的坎坷经历和自身的不幸遭遇。"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和苏辙面临的存亡之忧。

接下来的两句,"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余",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逝去嫂子的安葬之地。"佳城"指的是美丽的城市,"东岭外"则指的是城市的东部山岭。"茂木故阡余"描述了茂盛的树木和故旧的坟墓,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事的消逝。

最后两句,"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嫂子的怀念之情。"千车送"指的是丧葬时的隆重场面,诗人遥想着人们为嫂子送行的情景,"临江涕满裾"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眼泪的潸然。

整首诗通过细腻而感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亡嫂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同时,诗中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的手法,将个人的悲伤与环境的凄凉相结合,增强了诗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苏辙才华横溢的文学才能。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wáng sǎo jìng shí jūn pú shì wǎn cí èr shǒu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

huàn yóu fēi bù suí, liú luò zì cū shū.
宦游非不遂,流落自粗疏。
zōng dǎng bàn tiān mò, cún wáng jīng sù shū.
宗党半天末,存亡惊素书。
jiā chéng dōng lǐng wài, mào mù gù qiān yú.
佳城东岭外,茂木故阡余。
yáo xiǎng qiān chē sòng, lín jiāng tì mǎn jū.
遥想千车送,临江涕满裾。


相关内容11:

答孔平仲二偈

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五首

颍州择胜亭诗

故濮阳太守赠光禄大夫王君正路挽词二首

次韵子瞻题郭熙平远二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葺居五首
    杂花生竹间,竹荒花亦瘁。移花通狂鞭,春到两皆遂。墙东破茅屋,排去收遗址。时来拾瓦砾,细细留......
  • 初成遗老斋待月轩藏书室三首其二待月轩
    轩前无物但长空,孤月忽来东海东。圆满定从何处得,清明许与众人同。怜渠生死未能免,顾我盈亏略......
  • 毛国镇生日二绝
    生日元同小赵公,里闾相接往还通。怪公日夜归心切,欲寄此生丹灶中。〈世谓叔平大赵参政、阅道小......
  • 藏菜
    爨清葵芥充朝膳,岁晚风霜断菜根。百日园枯未易过,一家口众复何言。多排瓮盎先忧尽,旋设盘盂未......
  • 己丑除日二首
    阅遍时人身亦老,卷残旧历意茫然。髭须白尽无添处,甲子重来又十年。酒俭不容时不醉,堂成且喜夜......
  •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九日不能饮,呦呦觉胃寒。妻孥劝把盏,萸菊正堆盘。懒极久成病,年高终鲜欢。道人嫌服药,心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