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清阴能借润,不应积雨尚流寒。
先生端的磻溪裔,乞与沧溟作钓竿。
和吕子梅题陈倅窗前新栽竹二首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和吕子梅题陈倅窗前新栽竹二首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王之道创作的《和吕子梅题陈倅窗前新栽竹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这是一首王之道创作的诗词,题为《和吕子梅题陈倅窗前新栽竹二首》。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绘一幅清幽的景象为主题,描写了作者在陈倅的窗前看到的新栽竹子。诗中表达了竹子清凉借润的特性,同时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陈倅的敬佩之情。通过描绘竹子和自然景物,诗人希望能够与陈倅一同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窗前新栽的竹子。诗人通过描述竹子的清凉和潮湿特性,表达了竹子的韧性和生命力。竹子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诗中提到的"磻溪"和"沧溟"是两个地名,暗示了陈倅的身世和才华,以及他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和特性,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陈倅的赞美。诗词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和对陈倅才情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竹子这一自然象征的热爱和敬仰。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人才的赞美之情。同时,诗词也折射出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高尚品质的崇敬。
和吕子梅题陈倅窗前新栽竹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